笑清廷_作者:喝壶好茶嘎山糊(435)

  承祜,这个历史上应该消失的人,卫氏不知道有关于他的一切东西,所以更无从知道太子妃的事qíng了。只是,她知道,在那个历史上,康熙千挑万选,给废太子胤礽挑选了都统、伯石文炳之女,瓜尔佳氏。据说,这个瓜尔佳氏十分贤惠,还有谋略,真当得上是个能母仪天下的人,若是胤礽能听她一二,没准就不会落得那个下场。只是,胤礽辜负了他父亲的好心,让那个太子妃成了摆设。

  可恨的是,历史对于女子的不尊重,卫氏只知道那个可怜的女子出自瓜尔佳姓,不知道她到底出生于哪一年,闺名叫做什么。

  而卫氏在得知太子承祜要选妃时,就开始发挥她的发散xing思维了。若是,那个瓜尔佳氏本身是比胤礽大的呢?若是,现在这人够得着在给承祜选太子妃的候选人名单里的呢?史上康熙那么中意那个儿媳妇,没有道理现在就不中意了,说不定觉得那姑娘好,就一定要留给承祜了呢?

  现在那个太子,自己本来就看不透不知道,若是再配了这样个太子妃,然后夫妻相得,是不是会对自己的儿子更不利呢?

  不得不说,卫氏这些发散xing思维所想的,还真是有可能发生的。所以,卫氏不淡定了。心心念念的想着要做些什么。只是,卫氏现在那个身份,稍一动作,就没有葬身之地了,她也想不出什么来,也不能做出什么来。

  那些客人的名单,在宫外虽然是人尽皆知了,但是在宫里头,确实没人敢在面上议论的。而且,以卫氏的身份,可是没有资格知道那些名录的。而且,现在她本身那些事qíng就已经够尴尬了的,也不敢大肆的打听。

  今日,卫氏也不过是个跟在纳喇氏身边服侍的人。只是,从一开始,她就分外的留心那些个福晋、格格。当她得知那个小姑娘出自瓜尔佳氏时,心就打鼓得厉害。只是可恨得很,自己不过是纳喇氏身边服侍的,不能去答话,也不能流露出格外的兴趣,更没法去打算听那格格到底是不是石文炳的女儿。

  她时时注意这那个小姑娘,觉得这小姑娘虽然年纪很小,但那个一举一动,好像都很样子,这越看,就越像。卫氏这样频频的打量,要不是那时大家的jīng力都放在那些小格格身上了,早就被人发现不妥了。

  后来,当听到太皇太后娘娘说的那个题目时,卫氏心中的一个想法就成了形了。看得出来,这小姑娘喜欢那株西府海棠,而且,卫氏认为这些小姑娘家没人能抵得住那首诗的吸引。而且,没准还能一石二鸟呢。

  卫氏看着上座的皇后娘娘,心中盘算着。卫氏虽然很大程度上是认为皇后娘娘是原装的,只是,还是想着要试探一二的。那借着这个机会也很好。

  接下来的事qíng,出乎意料的顺利,趁着太皇太娘娘离开,大家都是各自散开了,卫氏小心翼翼的摆脱了身边跟着的人,偷偷的写了那首《咏白海棠》,揉成一团藏着。然后,也顺利的到了那个小姑娘的手中。看着那小姑娘拿着那个,惊疑不定,又欣喜若狂的样子。卫氏的心也跟着兴奋起来了。

  这小姑娘,大概会把这个诗占为己有吧?想着那个计划,卫氏又掩了身形,引了个小太监过去,让那小太监发现那姑娘的异常。

  这下,就齐全了。若是那小姑娘等下真用了那首诗,那就引人拆穿她。若是没有用,那这般异常的模样也可以说嘴。即便是最后那小姑娘吐露了实qíng,可是也已经让人坏了印象了吧?

  这样一来,那首诗怎么都会bào露在众人的眼前的,待那时,自己可得盯准了皇后,看看她到底是个什么神色。听了那首诗,会不会觉得很惊慌?

  要说,这卫氏前段的想法还可以,只是到了皇后那儿就不着调了。虽然,林妹妹很有名,红楼梦是名著,可是不见得人人都会去读的吧?就算是去读了,也不见得会记得住的吧?凭什么,穿越的人就一定得知道那个?不过,大概是卫氏太兴奋了,并没有想得太仔细了。

  只等回到纳喇氏那儿,努力平静自己后,才后悔不迭的,那时候,自己就该写个咏梅,那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应该无人不知的吧?

  后来,听到那个小姑娘真的念出那首诗的时候,卫氏也顾不得别人的眼光,只是盯着皇后娘娘看。虽然心里有了思想准备,可是在看到皇后娘娘的反应后,还是很失望的。脑子里是一团的糊涂,这皇后娘娘到底是不知道呢,还是装作不知道?若真的不知道的话,是原来不知道,还是在那个世界就不知道的?这个皇后,她到底是不是原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