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清廷_作者:喝壶好茶嘎山糊(541)

  这下,可把康熙彻底给笑窘了。索xing一把搂住芳仪的腰,一手蒙住芳仪的眼睛。俩人就如少年时一般嬉闹起来。恍惚间,就又回到多少年之前的日子,一个耳根会红的少年皇帝,一个满心依赖着少年皇帝的少年皇后。不过,康熙很满意,这么多年来,这个皇后虽然处事手腕越来越成熟,可满心依赖,还是没有变过。

  万岁爷是耷拉着脸来的,又是chūn风拂面的样子走的,虽然没有留下来用晚膳,但大伙儿都知道,这是要去侍奉太皇太后娘娘。再加上宫里现在的局面,大家心里都有本账了。

  芳仪没想到,康熙很快就把那件事给办了。可看看康熙让人递过来的消息,很好,这抬旗也抬得太高了,上三旗的镶huáng旗啊。这阿玛也很好,参领,正三品。可章佳氏!芳仪忍不住要咆哮了,怎么就成了章佳氏了?这宫里已经有了个章佳氏了,那这两个,倒是谁是那个章佳氏啊?

  对于章佳氏赐住永寿宫一事,倒是没有出格,只是偏殿而已。不过这下,还是有些人说了,这章佳氏多么得宠啊!这永寿宫,皇上的伤心地,多少年没人住了。这么多的内廷贵人,现在就这么一位有这个福气啊,虽然现在还是偏殿,可要不了多久,没准就会变成一宫主位了吧?

  对于这个事qíng,康熙后来又拐弯抹角的解释了下,感qíng,弄这么个出身,是看着皇后费心的份上,而这人,就住在偏殿可以了。暗示着皇后不用那么上心的,也就是一个女人罢了。

  但是,自从赐住永寿宫,康熙倒是不怎么翻着章佳氏的牌子了。就是翻牌子,也总是招寝的比较多些。康熙的小心眼儿,在这上头也表现得淋漓尽致的,怨不得,到现在,对卫贵人还是看不上的。

  热天总算是过去了,可这天渐渐冷下来的时候,太皇太后的日子倒是更不好了。朝廷上下,都知道太皇太后娘娘只是捱日子了,礼部九卿倒是繁忙起来了。

  不光是他们,就是康熙看着案头的请示折子,都有些头疼。这些都是蒙古各路请求赴京探望的。最后,康熙还是点了科尔沁的几位太皇太后娘娘的侄孙子上京。那位科尔沁达尔汗亲王也在此列,这人,就是宣妃的汗父。对于这次乱糟糟的事qíng,康熙是不会摆在台面上来说的,可是,底下,他又实在是气恨。

  不过,蒙古王爷还没有到京,这宫里的佟妃就殁了。对于已经故去的人,康熙又是一如既往的表现了他的宽宏大量。特别是这段时候佟佳氏各人的识相。所以,康熙朝追封为皇贵妃的,就这么出炉了,比之当年的钮钴禄氏,还要盛誉。

  不过,因想到瓷宁宫的太皇太后娘娘,这佟贵妃的灵柩并没有在宫内多停留,而一应丧仪也没有多铺张。

  这些事qíng,虽然有内务府,有三部九卿,但很多事qíng,还得皇后出头。内务府的决案,也是要请报帝后的。特别是在皇帝甩手都让皇后看着办的时候。而一些一应外命妇祭拜之事,更是要皇后娘娘出面的。好歹芳仪算是有了儿媳妇,可以搭把手的。

  不过,因为佟氏得封皇贵妃,所以一应皇子皇女也是要祭拜的。这一来,就有事qíng出来了。

  这一日,芳仪忙里偷闲,在东暖阁小憩,就听得报,太子良娣他塔喇氏求见。

  这人,芳仪平时也一直看着的,也算是个谨严慎行的。要说儿子的老婆,哪怕是小老婆,做娘的也不能不上心的。只是这时候怎么过来了?

  芳仪虽然疑惑,但还是让人进来说话,再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儿媳妇。

  一通寒暄,芳仪也不想兜圈子,就问道:“今儿个怎么这会子过来了?可是有什么事qíng?”

  他塔喇氏没想到皇额娘这么直接,有点儿不习惯,就愣住了。芳仪看着叹了口气道:“自家婆媳,有什么话也不用兜圈子找话头了。你这会儿过来,不就是有事要说的吗?”

  这句话,倒是让他塔喇氏脸红了。芳仪看着这人,得,自己这会算是做了会恶婆婆?好在他塔喇氏还算得体,马上接口道:“正是呢。对着皇额娘,儿媳我原也是要直说的。这会儿还要皇额娘提点着,倒是儿媳我的不是了。”

  芳仪看着他塔喇氏的这个接话,心里点了点头。只是接下来,他塔喇氏说得话,就让芳仪顾不得想着个了。原来,他塔喇氏这回来找皇后娘娘,是来拿主意的。这二阿哥的李氏,趁着祭拜忙乱中,竟然找上了她,说是有事要向太子殿下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