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仪听了这话,更是不安了,这几年,虽然顾忌着太皇太后娘娘,可是对于这个侄女,芳仪还是想着法子照应的。而这个孩子对芳仪也是很孝顺。芳仪忙拉着康熙道:“大格格今年虚岁十五了,太皇太后娘娘因为舍不得,这才多留了两年。这岁数,于那郡王,可两头都不靠的呀?”
康熙拍了拍芳仪的手道:“你放心。大格格是朕的亲侄女,朕也是疼爱她的。况她又在太皇太后娘娘跟前尽孝了这么些年,朕不会亏待她的。毕里克图求娶,朕也可以让大格格嫁到科尔沁,但不一定就是嫁给他了。”
“这回来的,是毕里克图的从弟。这人,虽然家世在那些蒙古子弟中不太显眼,但看着挺妥当的,马上也很有几下子。做个额驸,也没什么不好的。至于将来,只要这人不浑,对大格格也好,朕抬举了他还不容易?”
芳仪听道这儿,就明白康熙已经打定了主意了。只是,还是想要替大格格多多谋划一下,想了想,就对着康熙道:“万岁爷看准的人,自然是好的。只是,我想着,大格格可是太皇太后娘娘教养长大的,太皇太后娘娘现在这样了,现在却说要大格格出嫁,别说大格格要舍不得太皇太后娘娘,就是老人家若有知,也舍不得大格格的吧?”
这话,康熙听进去了,点头道:“确实是这样。那就先赐婚定亲,这成亲的日子,先放一下。若是太皇太后娘娘好起来了,怕是也舍不得这就要嫁了出去,恐也要多留几年的,若是,若是不妥,也要有个守孝的说法。”
芳仪知道这不用现在就嫁出去了,才稍稍松了口气,对于这孩子自己是有亏欠的,慢慢一步步来吧,总要像法子让她日后的日子能好一点儿。不过,这事,她还得跟大格格提一下,让这孩子得有个心理准备。
康熙走后,芳仪越想心里越难受,不光想到大格格,也想到了自己的瑞嘉。虽然康熙今日这样说了,可真的能保证?再一想到,这大格格虽然也是满族姑娘,可是这晋氏怀她的时候并没给她打好底子,身子就弱些,这些年又时时在太皇太后娘娘跟前,所以骑马什么的,也不过而而,这以后,怎么适应糙原上的日子?又想到自己的瑞嘉,抓周抓了只鞋子,是不是最后也要在那个糙原上过日子?想想这个,又想想那个,一时间,竟然烦闷无比,气往横里就顶上了,为什么一定要嫁!就不兴给招个额驸过来?
先不说芳仪这边的低气压。年底前,康熙总算是让这些蒙古子弟回去了。这一下,这些人心里可就憋着高兴了,只是总算还想着自己这次是为什么进京的,这脸上还是好不容易没带出来。于是,不管是宣妃回娘家荣养的事qíng,还是万岁爷给博尔济吉特氏班第赐婚的事qíng,统统不放在心上了。只是这些人不在意,可他们传回去的消息,还是让家里那些人心定了。
芳仪今年是忙得很,太皇太后娘娘这副样子,自然是不提自己过千秋节的事qíng了,不光自己不提了,连太子承祜的,芳仪也让给免了。原以为就这样太太平平的把年底熬过去了,可连着几日,康熙的脸都是臭臭的。
这康熙脸臭也算了,可臭脸的时候还总往坤宁宫跑。又不说什么事qíng,芳仪估摸着,准是前朝政务上的,结合儿子们说的这几日番属国入贡的事qíng,又听说这噶尔丹今岁入贡很不像样,就知道这位心里犯了什么样的心思了。只是这些话,芳仪不好说,就是太子也不怎么好说。芳仪只能让几个小的出头献宝,倒是暂时让康熙舒了心了。
只是,老天爷存心不想让芳仪好好过年,这年才过了小年,帝后正忙着祭祀等大事时,慈宁宫传来消息,太皇太后娘娘灌不进稀粥了。这下,不光是芳仪明白,康熙也知道了,太皇太后娘娘,只怕就是这两日了。
康熙二十四年腊月二十六,太皇太后娘娘呼出了在这世上的最后一口气,薨了。这举国哀悼就不要说了。只是转年才出了正月,皇帝才脱了孝,皇子阿哥等还穿这青衣,这内廷里头就穿了个尴尬事qíng。
337传说是这样炼成的
太皇太后娘娘薨世,为国丧。康熙哀恸,一切越制,yù于宫中持服二十七月。王公大臣屡疏请劝,以日易月。更有御史大臣于宫门外长跪以谏,望圣上以国事为重,更勿使太皇太后娘娘在天之灵为此事牵挂。最后,上始从之,按先帝大行之制,持服二十七日,除服后,改换玄青色布袍。国丧中,臣民亦皆百日不剃发,服缟素,禁乐、宴、婚嫁。康熙给祖母上了尊崇的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