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清廷_作者:喝壶好茶嘎山糊(552)

  芳仪知道康熙这会儿真的是为了自己好的,也不矫qíng,起身对康熙行了礼,这就退身出了屋子。

  芳仪才回去没多久,就有消息传出来了,永寿宫章佳氏有妊二月余。但,仅此而已,并没有什么更多的什么话,也没有什么免了跪礼的旨意。不过,有妊内命妇的待遇中,除了与守孝相悖的给免了外,其他的倒是给齐全了,包括每日的平安脉。

  惠妃自然也是知道这事qíng了,这会儿心里就在盘算着得失。其实,要论心计,这内廷里头,惠妃可是数得上高杆的,芳仪想得明白的,惠妃自然也是能想得到的。

  要说芳仪不在乎宫里多一个宠妃,对于多一个皇子皇女是一点儿也不在乎的,可惠妃却很是在意的。平时,她虽也动些手脚,只是万岁爷太厉害,她也不敢太过了。可这回,万岁爷的态度,却让她觉得可以试上一试。

  这章佳氏的来历,二阿哥可是说过的,那是江南李煦的女儿。这李煦可是万岁爷的心腹宠奴,又在江南颇有势力。江南,乃是税赋重地,天下粮仓。万岁爷的几个心腹奴才都捞了那样厚肥的地方了。而且这几个奴才都是相携相扶的。这章佳氏若是产下皇阿哥,这身后的扶持,可不小啊!

  不过,若是留着那小崽子,日后点播他与皇后嫡系争斗呢?

  不可不可,这李煦之女,从一个包衣出身值茶宫女,现在摇身成了上三旗的满洲姑奶奶出身,这小崽子留着,若是点播不成,可不就是养虎为患了吗?

  可回头再想到,即便是皇上的态度放在那儿,可是这估摸着也就是个听天由命的态度。自己这一出手,若是被万岁爷知道,谋害皇嗣,那可不是小事!万岁爷都听天由命了,又岂容他人cha手?况且,这章佳氏可不是早些年的乌雅氏呢。

  这盘算来盘算去的,忽然,惠妃问道:“嬷嬷,听说,这卫氏与章佳氏倒是走得近。不知到了何样的程度?”

  胡嬷嬷有些疑惑,平时这些话儿,都已经跟惠妃娘娘汇报过了,这会儿怎么又问了?不过主子有问,作奴才的也就有答了。

  “你是说,这卫氏给章佳氏送过东西,章佳氏有没有收下的?”

  “是有收下的,还有回礼。不过,卫贵人就她那个出身,手头也拮据,无非是送她那些自己个儿做的针线什么的。”胡嬷嬷一板一眼地说到。

  “可有吃食?”

  “这倒是不常有。主子娘娘,那卫氏是个什么出身,能吃过些什么,玩过些什么?这章佳氏出自江南,在娘家时那吃的用的,怕是,不会差到哪儿去的。不过,娘娘这么一说,老奴倒是想起来了。原本卫氏这么些年来还是老实的,只是这一年,倒是有点儿浮了。娘娘您可是忘了,去年头场雪的时候,这卫氏还曾收集了这落在花木上的雪,说是要送与章佳氏煮茶。”这胡嬷嬷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的看着惠妃。那时说这个事的时候,正是惠妃奉旨“养病”的时候,娘娘很烦躁,也不知道她听没听进去。

  果然,惠妃脸子沉了沉,大概是想到了那些不痛快的事qíng。好在,惠妃还记得现在在说什么,并没有就此发火,过了会儿,反倒是轻声地说道:“雪水,针线,都不错啊。不过,现在,章佳氏有了身孕,这卫氏应该表示表示吧?”

  胡嬷嬷见惠妃娘娘并没有发火儿,松了口气,这会儿眼观鼻,鼻观口,娘娘不问,她就不出声了。

  翌日,康熙就招来裕亲王福全、恭亲王常宁、简亲王以及一应相关的内务府、礼部等大臣商议。这回,还是首次商议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的陵地。按说,这孝庄文皇后梓宫该与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在一起的,可现在,谁都没敢提着个话头。还是康熙先开口,把昨儿听来的所谓的孝庄文皇后的“遗愿”说了。尔后叹气道:“按说,老人家的遗愿,朕该奉行,可又不能不顾礼制。这些日子来,朕反复思量,委实难以决断。是以宣你们一起来说说。”

  这话,字面上是康熙做不了决定,让大家伙儿一起商量,可其实这几个哪里会听不懂这后面的意思的?不过,这时候,作为孙子的福全、常宁也不便说什么,而臣子又是外人奴才,所以管着宗人府的简亲王只能开口了,“虽然礼制要紧,可太皇太后娘娘的遗愿可不能不尊啊!”

  于是,几番作态,终于决下,在昌瑞山孝陵近地建宫,号“暂安奉殿”。等百日后,奉太后梓宫诣昌瑞山。圣上亲奉诣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