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李煦那儿送来的俩丫头,芳仪连问都不问。有些事qíng,姿态就要放的高些。都什么人啊,还要皇后来过问?这规矩,也不能学得太潦糙了,三到六个月总要的吧?完了再找个不用近身的活儿安排着就好。等个一年半载,就放她们出去,也算是对她们好了。
眼看着进了八月,户部呈上了这次的选秀名簿,芳仪一边翻看着一边对着履历出身,忽然看到一个人名,就笑了。本来芳仪还觉得这李煦得了康熙的重用,但有点儿据宠过甚,与上次南巡时的印象有些个不同,还道是这人没了女儿后有点失了分寸。现在看来,还是自己太小看了这些古人,这些人哪有那么容易对付的?能玩得起政治,出了这么件事qíng,还能让康熙依旧用他的,这人自然有些手段的。看看,原来,这就在这儿埋了伏笔呢。
只是,这既然能上了这个名簿,那与康熙那头可有说过什么?想来,这先头送的两个丫头,这功效之一,就是试探试探康熙还会不会收他李煦这边的人了。不然,皇阿哥不需要这方面的安排,何须到万岁爷面前去求qíng哭诉?
芳仪想了想,决定更加讨厌这个人,竟然利用自己的儿子做筏子。只是这个秀女,且看康熙自己的意思,康熙自己愿意收,那就收去。不过,这李煦也是长进了,于前一次中得到了教训,既然要送人进来,还是要经过这户部选秀才大方得体,不会再让人变成了别人家的女儿了。
只是,但凡事物总有两面xing,不是旗人,就算再得宠,这以后这位份上头也是有限的,而子嗣的前途,就更有限了。
368多指两个
履历上写着,王氏,苏州籍,父知县王国栋,姑母为李士桢元配夫人王氏。
芳仪看着这个笑了,因为这个李士桢原姓姜,继室为文氏夫人,康熙之奶嬷嬷,儿子是李煦,康熙的奶兄弟。
不知道人家算计什么时,才是最可怕的。雾里看花,是要摔跟头的。现在这样子,芳仪反而放下心来了。
对于这次选秀,有想法的人还是挺多的。惠妃就心心念念的要给二阿哥定个福晋。这个事qíng,惠妃谋划已久了。原先,她倒是跟明珠商量过,是不是给儿子定个纳喇氏的。其实,她这也算是个投桃报李了。只是这让明珠给否了,一来,万岁爷肯定不乐意如此,二来,若为二阿哥寻个有力的妻族,也是成大事必要的助力。
只是,惠妃虽然是二阿哥的亲生额娘,但以她的身份,在儿子的亲事上头也是没什么话语权的。她虽然谋划了,但也只能旁敲侧击的跟康熙表示。
这个事qíng,康熙虽然没有像那时给太子承祜选人时那么的费事,但也是不马虎的。他倒也体谅惠妃的心qíng,对于惠妃的那些个试探,并没有怎么太不耐烦,只是说道:“胤禔的事qíng,朕与皇后会斟酌的。再怎么样,朕的儿媳妇,不能差了。”
这这话其实是安慰,也是正道理,可却让惠妃心里堵得要死。没办法,谁让人家是嫡母呢?这处处就能踩自己一头。不过,尽管如此,惠妃还得笑着谢恩。
其实,对于芳仪来说,这还真是个苦差事。就如现代给人做媒一样,这小夫妻好的时候,媒人丢过墙,但若是这小夫妻吵架了,这媒人就要忙着劝和调解。何况,现在还不不如媒人呢。看得好,那是圣上隆恩,若是有些差池,就是皇后心思歹毒了。
所以,对于这件事qíng,芳仪决定对上画圈圈,对下放权。这一日,芳仪就主动跟康熙谈论起这个事qíng来,“有道是娶妻看岳家,这府上门风好,这出来的孩子就差不到哪儿去。只是,我在这内廷,不如万岁爷您见多识广的。要不,您就圈个几家,到时候再看看,哪家的孩子合眼缘,也是个法子。您看呢?”
康熙是什么人?这些话里的味道,不用细品,就知道的门清了。皇后陪伴自己这么多年,一向是贤德能gān的,母仪天下这四个字,放在她身上是最合适不过的。非但没借着手里这个权势为难摆布庶出的孩子,还能体谅偏妃的心qíng。康熙这会儿很感慨,点头道:“皇后你想得周到。就照你说的办吧。不过,眼缘这话还得你斟酌着。这些年,真是难为你了。也亏的朕的身边有你撑着。”
康熙作为一个帝王,是不太会把心里的感觉吐露出来的,可现在对芳仪这样说,对于芳仪来说可真是意外之喜。这么些年,自己做的,不就是求的这个?一时心头激动,这眼角竟然有点儿湿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