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清廷_作者:喝壶好茶嘎山糊(630)

  太医是不敢,而太子承祜更因为身份尴尬,于这时更是为难。承祜相信自己的额娘,但是就因为自己是太子,反而更不好多说。而这时,冯太医和李太医的医术高超,倒是有了些反面的作用了。正因为病qíng没有恶化,倒是让人起了些想头,要不,就再等等,没准也就转危为安了?

  康熙时而清醒时而昏迷,心里也抱着侥幸。可这时候,上天偏偏又来了事qíng,这一日,于史上是如此记载的,“八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古来天象大变,总让人联想到乱世,天子也是最信这些的。康熙登基后,什么洪涝旱灾、地龙翻身、天狗识月、日有食之,都是经历过的。有时候,康熙也是要下罪己诏的。这一回的日食,再因这时的状况,让康熙想得尤其多。再想到蒙古的作战,前些日子常宁的落败等等,康熙下令,即刻于行宫外安放香台,率所有身边进臣、侍卫乃至兵丁祭天。

  历来帝王是不乐意让人看到自己病弱的样子的,康熙也一样。所以这段时候,康熙清醒的时候也不太在众人面前露脸,而且,他的体力也撑不住。可这一回,康熙除了仔细的沐浴更衣外,还尽心修饰一番,不顾太子的劝说,自行步行出了行宫,更是三步一掬于案台前,整个祭天的过程,都是亲历亲为,几乎与往日一般无二,完全没有病弱的样子。这样看起来,与前些日子放出去陛下龙体转安的口风,倒也合了。

  只是只有极少数的几个及太子知道,康熙qiáng撑着回了内室,才说了句“进金jī纳”后,就又昏了过去。而自避开人眼后就扶着阿玛的承祜,更是明白阿玛的苦心,扶着阿玛的手,自然是感觉这衣裳已经被汗湿透,以及这衣物下的硌手。

  不几日,福全率军向乌兰布通发起进攻,血战三日有余,终大败噶尔丹。只是并没有全歼敌部,使噶尔丹逃脱。噶尔丹率余兵千余,逃往科布多了。

  此时,康熙并没有下令追击。

  芳仪在得知康熙终于自己下令服用了金jī纳、并且有些好转的时候,大大的舒了口气。就算是知道那些小故事,可芳仪还是明白,对于一个病人来说,使用完全不知道的一种新药,要有多么大的勇气的,更何况还是一个帝王。康熙作为一个帝王,这一连番的作为,到最后竟还有些连自己都舍弃了的味道,实在是不能不让芳仪佩服。

  对于那些战况,承祜没有瞒着额娘,但芳仪只从这些战报虽然看不出什么来,但也知道肯定有些古怪的。只是,这些,在康熙转安的时候,就轮不到自己开口,只要静静的看着就好。

  康熙其实并没有等多久,只在体察到此药有效后,就吩咐继续启程,往畅chūn园。康熙自己这边一路回京,除了留太子在身边伺候着,倒让其他阿哥先行回京了。

  此行,未必没有让人把万岁爷大安的消息传播回京的意味。同时康熙也表彰各路大军,并命回师。只是暗中却又些不一样的消息漏了出来,据说万岁爷对太子殿下擅自离京很是不满,从不高声对太子说话的万岁爷,这回倒是叱喝了太子一通。

  京里的人被这一连串的事qíng搞得有点儿懵,小动作也纷纷的多了起来。而芳仪这会儿,倒是彻底的放心了。以着康熙的一贯行为,若真对太子不满,恐怕就不会有这些消息传出来了。

  确实,芳仪与康熙过了这么些年,并没有猜错康熙。不过,宫里也不是就芳仪一个明白这些的。这要说惠妃对于康熙也是有些了解的。于是过不多久,这二福晋的额娘就来请求回府了。

  这里头还有个说头。自太子离宫后,翊坤宫就小动作不断了。只是再怎么样,惠妃也只敢借着二福晋伊尔根觉罗氏的身子做说头,说是有了身子想念娘家人,想招娘家人来看看。芳仪知道他们是不会太平的,只是二阿哥不在跟前,明珠也不在,芳仪实在想不通他们还能做什么。于是手一挥,把二福晋额娘召了进来。而且,还更体贴二福晋,留那人在宫里陪伴二福晋。

  这下,倒是让惠妃没想到。自从先帝爷顺治那会儿那档子事后,就不留外命妇于宫中服侍了。惠妃忙替儿媳妇推辞,说是不敢破了规矩,只要时不时能见上一面就好了。可芳仪哪不知道他们起的什么主意?温言道:现在万岁爷不在宫里,正是要紧锁宫门的时候,这样来回请安,反倒不妥。一句话,把她们的打算就踢了回去。没奈何,二福晋的额娘也就只能进了宫陪伴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