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清廷_作者:喝壶好茶嘎山糊(722)

  王氏刚才躲过了宫人的眼睛,来到了这乾清宫求见万岁爷。虽不合规矩,但因她是太子殿下的人,又说是有事关殿下的要事,倒真唬得人通传了。见了万岁爷,这人虽然害怕,但还是把那日的事qíng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

  “奴婢虽然不太明白,也这些话是要不得的。太子殿下不愿意伤了qíng分,可奴婢也实在担心太子殿下。所以,贸然来到万岁爷跟前。可,终究是背着主子私下妄为了,也不殿下会不会埋怨奴婢。但,奴婢说言,字字属实,奴婢愿以此为信。”

  说着,王氏起身,往一开头就看好了的一根大柱子冲了。

  那些大逆不道的话,就算她只是个告状的,她也她必不得活。只是同样的不得活,她这样一番话,万岁爷的想头就不一样了吧?无小说网不少字那她的父母家人,应该没事了吧?无小说网不少字而太子殿下,也会看顾一二吧?无小说网不少字

  在宫里寻死,那是不敬。在万岁爷跟前寻死,那可是大不敬。可这会儿,康熙看着王氏触柱,脸上虽然动容,而后又带出了些狠色,却不知是为了王氏还是王氏的话。

  过了好一会儿,才宣人,“来人,把王氏抬下去,给传个太医看看。”

  一转头,看向梁九功,道去,传十四阿哥进宫问话。”

  十四阿哥连夜进了宫,却没有出宫。第二天,也不曾看见他上朝,连着两天,再也不见其踪迹。十阿哥坐立不安了两日,这回,再也坐不住了,就要去给皇阿玛请安,却没想到,连府门都没有出得了。

  这,就慢慢有那一日的风头透了出来,而后,毓庆宫殁了一位侍妾,万岁爷却追赠了侧妃玉牒。

  朝堂上风争老实了许多。这满汉相争虽大,但还能说得,但这储位之事却不一样,本来就不是那么愿意cha一手,现如今更是尽失先机,再要碰触,那就是嫌活得不痛快了。

  但,万岁爷这时候,倒不是如先前那般,只听只看不发话了。

  这一日,大朝会,几桩政事吩咐完毕后,康熙忽然发问,“陈汝弼之案,众卿各有一辞,到如今,这案子,可审清了没有?”

  这话一出,就是为了面子,那为主的汉臣满臣,都要说上两句。没想到,原先闹成那样,万岁爷都没有发火,现在,倒是勃然大怒,直接呵斥一gān朝臣,尸位素餐,那就已经是算得上是好话了。骂着骂着,还让传旨太监把一份折子传下去让众臣一览。

  按着品级,这些站在前面的人先看了,是太子殿下的折子,落款日,还在汉臣群起上书之前,等看了内容,不由大汗淋漓。

  这折子,有两方面的意思。其一,力举桩桩细节疑处,如陈汝弼并无亲口证词,案中笔录上的寥寥数语,皆为舒辂所言,陈汝弼亲属亲口证词,却被弃置不用,而其中明明用刑至昏死却被写成假装昏死,更有原先请说的三人的口供,最初却都一一不同,等等等等,以说此案不实。这些还好,只是案中疑点,不过,这折子的日子,让人犯思忖,可其二,力陈以刑部尚书安布禄、左都御史舒辂为首,众满臣故意隐瞒,力图挑起纷争,分裂朝廷。

  不日,万岁爷降旨,陈汝弼其供证非实,下廷臣确核,得bī供行贿状,汝弼免罪,承谳官降革有差,原夺官。

  陈汝弼得以昭雪。而刑部尚书安布禄、左都御史舒辂以失狱免职,革职降罚者几五十人。这其中,有陈汝弼一案牵涉深的,更有些,却是那些日子与十阿哥、十四阿哥走得近的。当然,都是满大臣,更有些是机要重臣。

  明眼人虽,这些,起头虽然是满汉相争,而结果却牵涉到了夺嫡之事。虽然满臣失了气势,但因牵涉更大,反而谨严慎行了。而汉臣也好不到哪儿去,虽在此案中占了上风,可先前指摘太子殿下,最后却是有那样的折子,也都翼翼,闭口不说了。

  前朝,前些日子还是风起云涌,转眼间却万里无波了。

  坤宁宫中,皇后心绪并不安宁。十四阿哥,现在密囚在上驷院,十阿哥,也被关在府中。这回,已经是完全撕破了脸皮,康熙若是再一心软,这打蛇不死,日后这麻烦肯定更多。不若,就此把这些人的势力铲除一番,而且比起十四阿哥,十阿哥更让人头疼。而承祜,这回如此行事,也太奇险了些。虽然不能多做,但上眼药,总是可以的。

  “芳仪在想?朕可来了这好一会儿了。”康熙这会儿正站在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