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妇的美好时代_作者:萨琳娜(163)

  “如果二郎真的qiáng行要来那几个技工,或者qiáng行入股王绮芳的棉花种植园,你瞧着吧,不超过三天,关于‘赵家落魄、qiáng占媳妇儿嫁妆’的流言就会满天飞。到那时,赵家才是真的没脸呢。”

  “还有,你别忘了,王绮芳可不比从前。过去,王家对王绮芳就像对待‘泼出去的水’,根本管都不管,就算咱们赵家有什么qiáng势的举动,没有娘家的助力,王绮芳也不敢闹出什么动静。可现在不同了呀,人家身后有两个嫡嫡亲的娘舅撑腰。上回一个‘宠妾灭妻’就已经让李家抓住了把柄,跑到赵家一通理论;如果再来一次‘谋取嫁妆’,还不知道李家怎么作践咱们呢”

  “哦,原来是这样。”明珠恍然的点点头,她压低声音道,“不过,眼瞅着二少奶奶要动身了,技工的事,咱们一点眉目都没有。您看,是不是我去找家里的侠客帮忙?”

  “不用,”赵楚娘摆摆手,“刚才王婆子不是说了嘛,隔壁还住着个吴大娘咧。明珠,你听我说……”

  赵楚娘招呼明珠走到近前,她把手拢在明珠的耳边,小声的吩咐道。

  ……

  “二少奶奶,妾身多谢您的大恩大德”

  秦氏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小丫头,毕恭毕敬的给王绮芳行礼。

  “秦大嫂不必多礼”王绮芳见秦氏要行大礼,连忙让赵嬷嬷把人扶住,她看着秦氏因cao劳而略显苍老的脸庞,带着几分担忧道:“秦大嫂,明天咱们就要启程去京城了,只是,我还想再问你一句,你真的要跟我进京去寻亲?”

  抬眼看到秦氏不解的样子,她连忙补充道,“我不是后悔答应带你去,只是……京城这么大,你家相公离家四五年,连个音讯都没有,万一你寻人不成,你个妇道人家,又带着个孩子,该如何是好?”

  “谢谢二少奶奶关心,”秦氏见王绮芳并无反悔的意思,暗地里松了口气,接着她又听到人家是为自己担心,感激的说:“少奶奶尽管放心,我家相公虽然失去音信数年,但去年有位同乡说是在京城见到了我家相公,而且听说,他还做了大官,连地址那位同乡也帮着记了下来,按着地址找过去,应该能找到他。”

  当然,也不排除王绮芳担忧的qíng况,想到自己千里迢迢进京寻夫,却毫无所得,秦氏神色黯然,苦涩的说:“如、如果在京城找不到我家相公,妾、妾身手脚能做活,再加上这几个月在庄子上,少奶奶给了不少月钱,还有打赏,妾身和小糙的生活不成问题。”

  难道你就不担心你家相公嫌弃糟糠,已经另娶贵妻?

  王绮芳忍了半天,还是把这句话咽了回去。说实话,在前世,这种故事她在电视或者小说里看了不知多少,甚至养成了某种惯xing,一听到类似的qíng节,她就会联想起有名的铡美案。

  唉,世上痴qíng女子多,薄qíng男人也多呀。

  “好吧,既然你已经打定主意,那我也就不说什么了,”王绮芳轻轻叹口气,给赵嬷嬷使了个眼色,继续说道:“如果,我是说如果哈,你找不到你家相公,你就不要听信那些没有根据的流言,带着小糙四处乱跑了。还是去芙蓉坊的赵府找我吧,我不能许你什么荣华富贵,但过个安稳日子还是没问题”

  说实话,王绮芳从心底里很同qíng秦氏,新婚第二年丈夫便进京赶考,一去五六年没有音信。她一个弱质女子带着孩子,伺候两位公婆和小姑。后来,小姑出嫁、公婆相继去世,她忙里忙外的一个人把公婆发送入土。

  至此,外出的相公还是没有任何消息,不知生死。

  秦氏独自带着孩子,靠着两亩薄田过着守活寡的日子。

  直到去年,一位从京城回来的同乡,说是见到了秦氏的相公,听说还做了大官,住了豪宅,家里仆人无数……得了信的秦氏,根本顾不得深想丈夫为何做了官不给家里写信,连忙收拾了家当,贱卖了土地、房子,带了女儿和公婆的灵位便风尘仆仆的赶赴京城。

  只是,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

  秦氏是个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农妇,哪里懂得外面的生存法则。

  丢了行李、没了盘缠,女儿又中了暑气。如果不是遇到路过的赵嬷嬷,秦氏和她的女儿小糙,估计早就饿死、病死在路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