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妇的美好时代_作者:萨琳娜(674)

  ……

  兄妹俩深谈后,王锦瑜便借着为母守孝的旗号,跑到郑氏赔给王绮芳的那几个庄子上去,一边装着‘结庐而居’,一边派人找匠人、打深井、挖沟渠,同时,还从王绮芳那里要来玉米的种子,大肆鼓励佃户们开垦荒地、坡地,用以种玉米。

  王绮芳呢,也没有立刻返回桃花岛,仍是继续留在王家。

  她不是眷恋娘家,而是在等京中三公主的回信。

  要知道,她接下来的动作有点儿大,如果没有京中贵人的支持,她还真有些不好办。

  京城那边的三公主呢,虽然有些气恼王绮芳竟然跟平州李家搅在一起,但事后听了婆子们的讲解,又看在王绮芳回京后对她及皇妹依然恭敬的态度,心里倒有些同qíng王绮芳——唔,她也是没办法呀,被儿子的几句戏言就订了终身,心里没准儿也很委屈呢。

  想到这一些,三公主便有些消气了,再加上王绮芳留在京中的几项生意非常红火,让跟着王绮芳的那些退役娘子军们都受益颇多,看到昔日手下们过得如此滋润,三公主又忍不住想起王绮芳的好来。

  正在这时,王绮芳的问安信到了,看到王绮芳信中的请求,三公主笑了,“唉,这个七娘,就是谨慎,弄点山石垫垫荒岛也不敢擅自做主,巴巴的写信向本宫请示……”

  嘴里虽然这么说,但三公主对于王绮芳如此懂规矩,很是满意,心里残存的那一丝不满也被这封信打散得无影无踪。当下大笔一挥写了回信,不但同意了王绮芳的请求,还慷慨的说,东海沿岸的荒山岗子随便王绮芳挑,看重哪个,就拿了她的信札去找当地的官府要……

  有了三公主的许可,王绮芳总算放下了心,立刻收拾行礼,辞别老太太及小郑氏后,匆匆赶回了桃花岛,她要尽快召集人手,大张旗鼓的填海造田。

  第009章石三少爷

  郭大山是青州青阳县的农民,祖祖辈辈都在青阳一个叫郭家坳的地方生活,到他这一辈上,家里一共置办下了十几亩良田,每年打下的粮食扣去各种赋税,还能有不少余粮。

  再加上他从小跟着叔公学了些木匠活,农闲的时候就帮四里八乡的乡亲们做点家具、修修农具啥的,挣点小钱补贴家用。尤其是叔公过世后,他成为方圆几十里唯一的木匠,光农闲的时候就能挣下不少钱。

  这不,除了郭大财主,全村唯二的大瓦房也盖起来了,全村唯二家里能闻到ròu味儿的也是他郭大山。还有,整个郭家坳也只有他们家有耕牛,儿子眼瞅着就能娶媳妇了,等收了今年的麦子,jiāo了夏税,把余粮卖了,他就请村东头的郭大娘去给儿子提亲,嘿,儿媳妇他也跟娘子早就瞧好了,是邻村有名的村花儿,人长得水灵不说,手巧心细,脾气也好……

  只可惜,所有美好的生活,在今年开了chūn之后,便渐渐成了泡影。

  “去年冬天一点雪都没有下,地里的麦苗都冻死了……今年惊蛰后,更是一滴雨都没有下,瞧这qíng况,保不准又是大旱之年呀!”

  村里的老人们看着水塘里的水,一天天的减少,个个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担忧着。

  要知道,去年整个齐地都遭了旱灾,他们郭家坳也没有例外,村里那些家底薄的村民,地里旱死了粮食,又没粮jiāo税,早早的就携家带口的逃荒去了。

  原本有三四百户的村子,现在只剩下不足一百户。

  唉,若是今年再旱,郭家坳可能就跑没人咯。

  “可不是,我记得我小时候,咱们青州也闹过旱灾,啧啧啧,太惨了,整整半年一滴雨都没有下,地里裂出了大口子,村东头的那口老古井也gān了,渴死了不少人呐。”

  郭家坳最年长的三爷爷,看到这些qíng况后,紧皱着眉头回忆着,满是褶子的脸上更是充满了痛苦与不堪。

  “三爷爷,不至于吧,去年不是也旱了三四个月,地里的麦子gān死在地里,村里好些人担心旱灾,纷纷跑出去逃荒,可后来哩,他们刚走了一个月,咱们青阳就下雨了,地里的庄稼又缓了过来……没事,我看着今年和去年差不离!”

  郭大山坐在自家的地头上,听到村长跟族长的谈话,忙起身来加入到老人们的聊天中,并不以为然的提出自己的看法。

  “唉,大山呐,你才多大,能经历多少事儿?”三爷爷一听自己的话遭到质疑,心里很是不高兴,当下便拉下脸,瓮声瓮气的说:“去年?去年旱死了多少庄稼?恩?你家十几亩地,去年也是刚够jiāo赋税的吧?今年若是再来这么一回,哼,你家就是再有家底,也经不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