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所言是安乐公主为了南齐?”萧宁尾音上扬,充满了嘲讽,石越点头道:“是为了南齐。”
萧宁轻笑:“南齐男人都死绝了,让一女子为了南齐?”
“萧宁。”王渊抓住萧宁手臂,萧宁回眸笑着问:“王家玉郎,你抓我做什么?难道我不该问一句?”
王渊道:“你该问,可你问了有何用处?安乐公主去北燕已成定局。”
“安乐公主是必须去北燕,是你们这些满口正统瞧不上北燕的士大夫以和亲名义送给燕王的寿礼,别同我说安乐是公主,就得为南齐牺牲,你们···你们···”
萧宁手指指点着南齐朝臣,萧宁激动但理智未丧失,矛头直指南齐大臣,避开了南齐皇帝,凭着师傅的余威,几次对决慕容轩兄弟的威名,萧宁当庭怒言,他们只能听着。
“你们领着南齐的俸禄,难道不该为南齐尽心尽力?不该为南齐牺牲?北燕兵临,首先想到的竟然是和亲?南齐以诗礼为重,敢问饱读诗书的你们一句,汉耻之最,当为和亲,何解?究竟何解?”
再萧宁的目光下,朝臣纷纷垂头,萧宁却笑道:“北燕不是让我送亲吗?我去,让北燕知晓南齐的气节尚存。”
第八十六章搏杀...
南齐安乐公主和亲北燕,萧宁随行送亲,王渊拒绝成为和亲使者,以游学的名义一起去北燕。上将军诸葛云镇守关隘,眼看着萧宁去北燕,诸葛云比任何人都清楚齐王慕容泽对萧宁志在必得,他也察觉出燕王对萧宁的不一般,他们以前一定是认识的。萧宁去北燕,能否平安归来,诸葛云无十足的把握。
诸葛云的拳头捶了城头,凝神望着逐渐消失的送亲队伍,他可输给王渊,诸葛云不希望萧宁被慕容兄弟缠上,他们是天才,也是位高权重的痴人。
越是往北行,萧宁穿得越多,整个人都缩进衣服里,她本身就畏寒,一路行来萧宁吃了不少的苦,沿途萧宁看清楚了北燕,粗犷豪迈同南齐不一样,北燕百姓自信他们的铁骑举世无双,对南齐一行人,有好奇,有关注,没有失礼之处。每到一处北燕城镇,最显眼的位置不是官衙,是香火鼎盛的神庙,北燕百姓信奉神庙比之皇族大臣更重。
萧宁曾下马车进过神庙,同南齐寺庙没设么不同,都是供奉神佛,有和尚念经,但每一处神庙主持比之地方官员更受北燕百姓尊重,有一次萧宁见到一名含冤莫白的人求助神庙和尚,神庙主持信了他的话,一封书信叫来地方官员,那人判定为无罪,足以可见神庙在北燕的影响力有多么的深远,已到能威胁皇权的地步。
莫怪林琳能以神庙掌使的身份戴代天择主,愣是夺了慕容轩的皇位,北燕百姓无一人为慕容宣说话,神庙是信仰。萧宁靠着马车,一手持着毛笔,一手持着空白的书册,将亲眼所见的一切记录下来,等回南齐再想清楚,可借助神庙给慕容轩找些麻烦。
北燕百姓只知神庙,只知燕王慕容轩,不知北燕皇帝慕容悔,萧宁能想到等到慕容悔成年大婚后,叔侄相争下,神庙绝对会帮着慕容悔,慕容轩的胜算不大,他现在有多嚣张,将来就有多窘迫。被燕王慕容轩弹压的慕容悔,鞭尸挫骨扬灰也不是做不出。因皇权的仇恨是刻骨铭心,且不提燕王慕容轩常常夜宿皇宫,萧宁都听过慕容轩常招幸北燕太后。
萧宁毛笔微顿,慕容轩能够君临天下并不是攻破南齐,天下一统,而是在两年后,神庙再选掌使,或者···萧宁低声道:“或者直接将神庙拔出,皇权重于神权。”
“北燕着实有趣,多说说燕王的事可好?”女子娇媚的声音,在歇息的营地里格外的清晰,萧宁放下写好的游记,叹息道:“人不要脸面了,便什么都不怕了。”
红袖道:”司马公子和司马夫人非要同行,陛下看在司马公子在北燕待过一阵答应了,给司马公子个闲散职位,司马夫人同北燕迎亲使者很相熟,奴婢听说···大小姐,要不将司马夫人叫来?”
“随她去。”
萧宁彻底放弃萧婉,她的话萧婉不会听,萧宁不愿白费唇舌,萧宁裹紧衣服,带上惟帽后,道:“随我去看安乐公主。”
扶着红袖的手,萧宁下了马车,刺骨的寒风一下子便打透了厚重的衣衫。一行人没赶上前面的城镇,在一处山隘处宿营歇息,再前行半日就到目的地——北燕都城燕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