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的病好,对于唐家人来说也确实是件值得高兴的事qíng,可是这病虽然好了,让她cao心的事儿却没有停歇。生病的时候她最担心的就是自己万一就这么走了的话,这老大怎么办?家里没个女人cao持毕竟是不行的,以前有敏儿在家还不觉得有什么,现在敏儿也嫁出去了,现在就剩她一个老的cao持这些事qíng难免觉得力不从心。况且罗氏的病虽然差不多好了,可是还是会有反复,特别是如果白天拎了猪食,掰一天玉米的qíng况下,晚上睡觉的时候那才叫一个遭罪!唐老汉看老伴儿这样,心里也难受,于是罗氏一跟唐老汉说起再给老大娶个媳妇儿的话,唐老汉就慡快的同意了!他觉得老伴儿说的话也有道理,他们都渐渐老了,身子骨也不中用了,万一哪天他们撒手走了的话,留下这大儿子和孙子可怎么办呢?
反正罗氏是铁了心了要给大儿子再找一个,可是想是这么想啊,实际办起来却是很困难,她找了好几个都不满意,最后还是决定把三个儿媳妇找来,大家一起商量着看看。
元琳当天晚上知道罗氏要叫她们几个过去,还纳闷儿呢!晚上睡在chuáng上跟唐城海嘀咕:“你说娘把我们找过去gān啥?还说有重要的事qíng要商量,我这琢磨了半天也没想出来是啥重要的事儿。”还神秘兮兮的让唐志过来传的话,平时有什么事儿不都是毛氏或者沈氏传话?
唐城海揽过元琳,把她安置在自己怀里,手上这边捏一下,那边摸一下的,这不正经的样子惹得元琳恼火至极,用力的拍开他的láng爪,揪了他一把问:“你有没有听我说话?帮我琢磨琢磨!”
唐城海见没有便宜好占,索xing就两手背在脑后,不在意的道:“有啥好琢磨的?明天过去不就知道了?你有这猜的劲头还不如我们来做点儿实际的事qíng呢!”这有什么难猜的?现在娘过得chūn风得意的,怕最担心的就是大哥的事儿了,他娘的心思也无非就是围着家里的这几个人打转呗!
隔天早上,送了唐城海和小山出门之后,元琳把野菜都切碎,拌点糠进去搅拌均匀后喂了jī鸭,趁着太阳还没出来,也把后院的菜浇上了水。忙活完这些抱起在一边追jī玩的葱头去了罗氏那,元琳刚走到院子门口就碰上了毛氏和沈氏,问了一下她们两知不知道是啥事儿,她们也一头雾水。看都不知道,也就不猜了,反正进去也就知道了。
元琳把葱头jiāo给毛氏的孩子,让他们带着小家伙玩耍后就跟着毛氏、沈氏进了屋内,刚进去就看见罗氏一副十分烦恼的样子,看见她们三人眼睛一亮,忙让她们坐了。元琳这才知道,感qíng又让她们帮着找儿媳妇……帮着女儿找完了就要帮爹找,这活计就是吃力不讨好的呀~
不过说到这人选她还真有一个,想想这人也挺符合罗氏的条件的,就道:“娘,我倒还真是知道一个人,她是我舅娘的娘家的,那次我们上舅娘家走亲戚的时候赶巧儿见了一面,人是白白净净的,身量也不错,家里只有一个兄弟并一个老娘,老子早几年就去了,那兄弟也娶了媳妇儿,家里倒还过得去。人我瞧着也是个和气人,她跟她嫂子不对付,不过不管她嫂子说她啥,她都不呛呛。”
罗氏听罢很是高兴,不过这家的姐儿这么好为啥到现在还没许配人家?“这么好的姐儿到现在也没许配人家别是有啥不好吧?她多大了?太小可不行,这志儿都十岁多了呢!”
毛氏也担心道:“大哥的年纪也不小了,人家又是个huáng花大闺女,肯嫁到咱家吗?”
这话罗氏就不爱听了,在她眼里,自己的儿子都是顶顶好的!只有他们家看不上人家,哪有人家看不上他们的?罗氏拉着脸道:“老二家的,你这话说的是个啥意思?凭什么不肯嫁过来?我家多好的条件?比一般穷苦人家可好上太多了!”
毛氏其实考虑的也对,可是现在因为自己的话惹婆婆不高兴了,难免要道个歉:“是我嘴贱!该打!呵呵,娘,我不是担心人家眼界儿高嘛!”
罗氏听儿媳妇认错,这才缓了脸色问元琳:“那家的姐儿是不是有啥不好?你可别藏着掖着,直说就是!”
这点也是元琳比较犹豫的地方,她怕罗氏会不满,“娘,这姐儿年纪挺大的了,已经十九岁了。原先是定过一门亲事,不过在准备嫁人之前这姐儿的爹得了急病,他们家就让姐儿趁现在还她爹还在,赶紧嫁过去!可是这姐儿死活不同意,说是她爹眼看着就快不行了,自己不能这样离了家。她是个极孝顺的,那订了亲的夫家见她不同意就有些不高兴,果然没两天,这姐儿的爹就去了,临去之前拉着姐儿的手直掉泪啊……说是对不起闺女呢!这姐儿也是个倔qiáng的,死活撑着笑脸直到她爹咽了气,这才肯哭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