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觉得有些奇怪,轻声道:“那后来呢?母亲可有遇到了什么人吗?”
上官老夫人道:“后来,你母亲长大了,我就给她定下了高家的这门亲事。你外祖父当时突然去世了,你母亲便在定亲后的第三年嫁入了高家,后来就有了你。”
明珠忙道:“外祖母别伤心,就算我母亲不在了,还有珠儿在您身边呢。”
上官老夫人慈爱的摸了摸她的小脑袋,将她搂在怀里,笑道:“是呀,我还有珠儿呢。”语气中满是欣慰。
祖孙俩依偎了一会,上官老夫人重新开口道:“你父亲这次来,其实想告诉我们,想要为你娶继母的事。”她顿了顿,仔细看着明珠的脸,问道:“你喜不喜欢外祖母家?喜不喜欢你表哥和你姐妹们?愿不愿意留下来,一直陪着外祖母?”
明珠的心中叫嚣着:“愿意,愿意”,可她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只是呆呆望着外祖母,一副震惊的样子。
上官老夫人再次怜惜的摸了摸她的发顶,道:“也罢,那是你亲爹,你舍不得也是有的。无妨,你那继母明年才能进门呢,你再好好想想吧。”
明珠忧心忡忡出门之后,刚走上了回廊,就见青雪正在不远处的莲花亭中朝她招手,她的身后似乎还站着一个人,隐隐露出一条蓝色碎花裙边。明珠快步走了过去。
莲花亭与回廊本是一体的,只是回廊探出了一块,似一座小桥,直通到水池中心,池心处便是莲花亭,也叫观莲亭。走进亭中,倚着栏杆,便可观四处风景。离此不远处,水池的周围,便是花木和假山奇石。在这里正常说话,对面是听不到的。
青雪将早已准备好的针线笸箩塞给了明珠,自己坐在小桥入口处的回廊上把风。明珠领着彩屏走进亭中,二人坐在一起。明珠顺手从笸箩中拿出一块尚未绣好的帕子,装模作样的绣了起来,口中则漫不经心的问道:“我上次问你的事,你可打听到了吗?”上次她以绮罗的事相要挟,连哄带诱的让彩屏应下替她打听消息的事后,彩屏就一直没有再来见过她。明珠倒也不急,只任她慢慢去打听着。她当时之所以会选中从这个丫鬟口中探听消息,主要还是因为前世的她曾在上官府中伺候过自己,明珠比较了解的xing子,也知道她是家生子,这才比较放心的从她这里试探寻找一些隐秘的信息。
彩屏有些紧张的四处看了看,小声道:“小姐,这件事可是府里的禁忌,奴婢……”
明珠打断她,道:“你放心,我绝不会告诉第三个人。”她扫了一眼把风的青雪,这件事事关母亲的清誉,就连青雪都不能告诉。若不是因为时间紧急,她需要尽早了解一些必要的消息,她也不会让全然不知此事的青雪出面去找彩屏。
彩屏这才道:“小姐吩咐过奴婢之后,奴婢就悄悄的打听着。前日奴婢偶然间遇见了很早就出府的一个老人,随意说了些闲话。后来问起姑奶奶的事,那老人起初还不肯说,我请她吃了些酒,她醉后便说了些当年的传闻。”
明珠道:“你说吧。”语气中却微微带了些紧张,手心处起了一层薄汗,针涩住了,拔了几下都没拔出来。
只听彩屏道:“当年其实发生过一件事,姑奶奶大概十五岁的时候同老太太和大老爷去了一趟京城,住了一段日子。当时临走的时候有传言,说姑奶奶是要进京定亲的。后来回来了,也没听说定下了谁家。”
明珠闻言,若有所思。只听彩屏道:“这本来没什么稀奇的,但是有一点却很奇怪。”
明珠忙问:“怪在何处?”
彩屏道:“跟随大老爷和老太太入京的下人都回来了,就只有跟随姑奶奶的下人全都被换掉了。”
明珠心里“咯噔”了一声,莫非,真的被自己猜中了?
彩屏继续道:“听说是她们犯了错,老太太一气之下,将她们都留在了京城,买的卖,撵的撵,只有姑奶奶身边的一个大丫鬟跟了回来。”
明珠忙问:“那跟回来的丫鬟是谁?”
彩屏想了一会才道:“似乎是……是叫做若烟的。”
……
二人又悄悄说了一会,临走时,青雪笑着塞给她一块帕子,几个寻常样式的荷包,大声说道:“多谢彩屏姑娘帮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