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雪坐在轿中,本是要回去寻万二老爷说出自己心里的疑惑,可想了想又叫过香杏,让轿夫去往杨家。
杨家舅老爷不是已经帮忙了吗?怎么太太还要去,香杏心里嘀咕,但还是依从。到了杨家,杨家两位太太迎出来,初雪也不和她们客气就道:“今日来的匆忙,是要求见翰林老爷。”
万家出事杨家两位太太自然知道,杨二太太不由皱眉:“亲家母,公公他一个赋闲翰林,能帮忙也是有限,况且……”初雪此时已有些顾不得礼貌:“这个我自然知道,只是想问一点京里的事,再则求他写几封信去京里。”
这个要求简单,杨大太太已经让下人去传话,两个人又安慰初雪几句,初雪勉qiáng酬答,听到下人说杨翰林在书房等着,初雪告辞而去。
见了杨翰林,行礼之后初雪没有直接说出自己和初月的猜想,只是道:“还求世伯一件事,写几封书去京里,问问知jiāo故友们,有没有宗室王亲离开京城的?若没有离京的,有没有称病不见客的?”杨翰林在京里浮沉多年,立即明白初雪这话的意思,皱眉就道:“你怀疑这位贵人不是真的?”
初雪轻声道:“纵贵人是真,我家老爷也不能枉死。还请世伯瞧在万杨两家多年的qíng分上,写那么几封书。”杨翰林点一点头:“写几封书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只是这一去一回?”初雪把眼里不知什么时候又出来的泪擦掉:“世伯肯写已是万千之喜,至于这个人,只有想法子拖住他。”
这也是个办法,杨翰林没有再多问,让人伺候笔墨,不一时几封书各自写好,杨翰林一边等墨gān一边问:“这送信的人你可想好了?”
92忙碌
初雪起身接过那几封书,虽然轻飘飘的,但握在初雪手里如有千斤重,又听到杨翰林这关切的问话,初雪的泪不由落了下来,qiáng忍住道:“天无绝人之路,总能想出法子的,要我眼睁睁瞧着自己丈夫……”
说着初雪有些哽咽,忙用手擦一下眼角的泪勉qiáng露出一丝笑容,对杨翰林行礼道:“今日事忙,先告辞了,改日再来拜谢。”杨翰林点一点头:“既如此,我也去拜见一下那位贵人,虽说宗室不得结jiāo大臣,但我已赋闲在家,按理既来到此处,拜见也是应当的。”
说到宗室不得结jiāo大臣时候,杨翰林眉微微皱了皱,按说这现任巡抚也该记得这事才对。不过这宗室来江南游玩,虽是个秘密的事,地方官员怕出了事担待不起,命人保护也属常事。
初雪听到杨翰林愿再出一份力,急忙又行拜谢,这才告辞而去。杨翰林瞧着她的背影消失,手轻轻敲了敲脑门,不说还好,一说才觉得这个所谓的贵人的确是问题多多。初雪能想到这点,官场之上老狐狸已经不少,他们难道也没想到?还是装聋作哑,故意为之,只要不在自己地面上惹祸就是?
杨翰林的眉皱的越来越紧,若真是个假的,死在他手里才叫冤枉,本省巡抚、扬州知府?杨翰林的手在桌上轻轻敲击,接着豁然开朗,叫了声来人,有小厮走了进来,杨翰林已经提笔在手,写了封信密密封好:“把这个差妥当人送到南京巡抚衙门去,务必要jiāo到刘师爷手上。”
小厮应声而去,杨翰林又重新坐了下来,总是自己孙女的公公,哪能看着他白白送死?况且这样的事出了,也是给巡抚送一件大功劳,刘师爷是自己多年好友,见信后自然明白。
初雪离了杨家,一路想着让谁去送信,要不要再去茶楼哪里寻万二老爷商量一下,心里千万个念头转个不休,香杏突然在轿外道:“太太,那边好像是二老爷和三老爷,真是稀奇,三老爷怎么会回来了?”
杭州离扬州,就算快马,日夜兼程也要六天才能到,昨儿发生的事,就算万三老爷收到消息,立即赶回也要十来天,怎么此时就出现在扬州?
香杏能发现万家两位老爷,他们带的小厮眼也尖,一眼就认出香杏,忙对自己主人说了,万二老爷听到大嫂在这里,这大街上不好说话,请进了旁边一座茶楼。
进了茶楼,不等小二泡上茶万三老爷已经开口:“若不是我凑巧来镇江有事,想着离家近顺路回来瞧瞧,还不晓得家里出了这样大事。”万二老爷轻轻拍自己兄弟一下:“稍安勿躁,这时候不是发怒的时候,趁着大嫂也在这,先商量商量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