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女儿点头,张锄头还是qiáng调了一下这对于当时那些庄户人来说是怎么样的好处,“种田的嘛,靠天吃饭,只要不是大涝大旱,总能混个温饱,还能存下钱来盖房给小子娶媳妇,但一生病,家里猛然出现意料之外的开销,很可能整家人家都会被拖垮,所以,张老爷子一家试了这个功夫几个月,发现的确能够qiáng健身体,也就将它当成个防病的好方子,教给了所有认识不认识的人,一直到张老爷子寿命尽了,他都一直没生过病,是在睡梦中含笑而逝的。
张老爷子死了,灵魂被yīn差带进地府,判官却说他一心行善,功德不浅,虽然身上没有丝毫修为,但可以给他两个选择,一个是转世投个好胎,下一世能够尽享荣华富贵,另一个选择呢,就是让他去某个偏僻的地方当土地爷手下的夜游巡司,这虽然是最低级的鬼卒,但也可以一边学习怎么增长修为,一边积功德,但总要几百年才能够积够功德,修行有成,随后还要通过考试后,才能升职成正职司门司厨司厕之类的芝蔴绿豆小吏。”
见张小寒眼里露出明了之色,张锄头点头,“是的,张老爷子因为放心不下子孙亲qíng,选了第二条路,至少当夜游巡司之后,还是能够看顾子孙后裔。”
“就算能够看顾,人和鬼之间,也不能沟通吧?”小寒终于忍不住提出异议了。
“是啊,张老爷子也很为此烦恼忧愁,”张锄头继续说下去,“但有种人是天生可以看通yīn阳的,那就是天生yīn阳眼的人,张老爷子花了十几年功夫,才找到这么一个,就是钟家的老祖了。钟家老祖受了张老爷子之托,到张家去告诉他儿孙们张老爷子的事qíng,于是,张家的后人,和钟家就成了最亲密的朋友。
张老爷子一直在琢磨,要怎么让子孙后代有好日子过,以他本身的淳朴经历,当然是要积功德,这是第一重要的。
张老爷子感激钟家人,也就对他们很关照,也告诉了他们这一规律。而钟家人的天赋,最容易积功德,于是开始gān起了通灵的活,专替人和鬼之间沟通。
钟家有天赋,没几年,功德就积得比张家多了,功德一多,家境也就好了起来。
甚至原来在钟家中只偶尔会有子孙是yīn阳眼的,但后来因为功德足够,几乎每个男裔生下来就是yīn阳眼。
虽然其中也有危险,偶尔会因遇到怨鬼厉鬼之类,断送了几条人命,但因为钟家人都能够见到鬼魂,也就知道了他们的亲人死后的待遇,都因身有功德,成了地府司职中最小的鬼卒。
所以,替人通灵哪怕再危险,钟家人都没有放弃,并打算世代以此为业。
张老爷子和那几个钟家的鬼卒,在地府里也结jiāo成了朋友,互叹苦经,钟家虽然有天赋能积功德,但抱怨他们做的事太过危险,总寿数不到就会死掉。
张家呢,烦心的是没有本事,积功德就难。已有几个张家子孙,死后只能投胎,没个好着落了。
张老爷子担当地府司职后,也听了不少的事qíng,发现,越是有钱,有本事的人家,积功德就越容易。
张老爷子通过钟家人转告后人,想法子当大夫,教书,或者当官。这几者是最能够积功德的凡间司职。
张家后人也很听话,其中一个,投到了以医德和医术出名的人称‘药王’的孙大夫门下当学徒,在奉上了张家会的那套吐纳功夫之后,孙大夫收下了张家一个孩子当学生。
随后,张家的这一支子孙一直行医济世并积累功德,还与孙家世代jiāo好,共研医术。
张家的其他后人,也开始重视学习,考科举,向着当官积累功德那条路走去。
作者有话要说:天冷手僵是影响码字速度的第一要素,还有小电不听话,是第二个原因……
总之,客观原因太多了,加上快过年了,主观能动xing上也差了许多……
11
11、仙人抚我顶...
接下去第三代人中,就出了第一个当官的张氏子弟,因为他柄执着淳朴本心,一心为民请命做主,又加上钟家的帮助,靠着治下的鬼魂们所提供的信息,安治一地,积下了极大的功德。他死后,成为了张氏子弟中在yīn司职位最高的城隍,执掌着一个城池中的安危。
到了他司职的这个级别,能够接触到消息就多得多了,特别是他所任职的那个城池,还是个要紧的地方,是去向某座传说中有仙人存在的昆仑山脉必经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