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鲜妻_作者:桂仁(246)

  此人生于五百年前,一生极富传奇xing。原本是位富家官宦子弟,弱冠之前,年少任侠,行走江湖,翩翩公子,名动天下。尔后遭逢遽变,家破人亡,因其jiāo游广阔,得人相助,侥幸逃过一劫。

  然后又经十年坎坷,十年磨难,人到中年之时终重振家声,成一代名臣。重又置下娇妻美妾,良田广厦。

  如此风光廿载,正逢花甲之年,却因朝政更迭,满门俱灭,又只剩他孑然一身脱险。从此看破红尘,出家为僧,法名大痴,避世隐居,只以字画自娱。

  再过二十年,当他八十大寿,发愿要将自己出家修行的佛寺重塑金身,让故友将其一副行乐美人长卷拿出来代卖,名动天下。

  画上共画有十一个美人,无一不极具妍态,曼妙雅致。自古美人图最是难画,因一个不慎,便是千人一面。可他画上的美人竟是栩栩如生,环肥燕瘦,各有千秋。且不说颜面,就是一指一发,也皆不相同。甚至你换个角度来看,感觉便有些不同。曾有人赞他画的美人,是“远近高低各不同”,当真是贴切无比。

  因其自小习武,在人物衣饰纹路的线条笔触之中还带有一种奇异的飘逸之感,如凌空飞舞,极有动感。

  在当世,他这一画便抵千金,而今就更贵了。因这大痴心无牵挂,作画全为个人喜好,非是极少数的挚jiāo好友,断然不肯相赠。也就因为如此,他流传出来的每一幅画作都会让世人津津乐道许久。

  当然,他这一出名,铺天盖地的仿冒之作也就层出不穷。许多花了高价的人,不辨真伪,辗转求了他的朋友去找他鉴别,弄得大师烦了,就将自己送出去的画,弄了一个名录让人公之于世,这才在当世杜绝了伪造之风。

  从八十岁到他过世的一百零三岁,大痴真人的名录上只有区区七幅画,人称“七痴图”。

  而到他临终圆寂之时,让小徒弟将自己平素所有的画作字稿一同火化陪葬。却有人听说,不惜万金买通了其中一人,趁着他弥留之际,悄悄偷了一小箱子画作出来。

  因为做贼心虚,不可能一一打开细看,所以偷出来的,可能只是一字,可能只是画的一角,也有可能会是副长卷。但无论如何,这些东西全都随着大痴真人的离世而身价bào涨,而留传至今,就有更多跌宕起伏的古玩界传奇。

  故此历代的文人墨客,豪门权贵皆是以拥有一件大痴真人的片言只字为荣。而今,大痴真人的画作,南康皇宫也只收藏到了七痴图之中的月下美人山水图和一张花鸟扇面,其余画作皆是芳踪难觅。

  章泰宁曾经不止一次听邝玉书提过,他家祖上曾经有缘得睹大师一张行书带小图的真迹,当然因为索价过高,祖上犹豫了一下。可回家想了不过一夜,待回头再去找寻,那幅画作已然易手,引为终生憾事。

  跟母亲讲完这些来龙去脉,章泰宁喝了口茶才接着道:“若这乞丐手上的画是真的,那可就了不得了,要是能把它弄到手,给了二妹,别说玉书,就是国公府瞧这画的份上也要高看她三分,这可是一辈子的护身符。”

  林夫人听得不住点头,“你说的有理,那就赶紧买去。”

  章泰宁竖起一根手指,“一千两。”

  林夫人懂了,当即命人捧出那对无暇白璧,“你拿这个当一千两,给他就完事了。回头我再凑凑,把这个赎回来,你妹妹有了画,日后这个就留给你和泰安了。”

  章泰宁嗤之以鼻,“娘,没听我说完。若是真的,您拿这可换不来那乞丐要的一千两,不过是看货的订金,表示诚意的,他虽不识货,却jīng得很,要见到银票或现银才肯拿东西出来。”

  什么?林夫人当即倒吸一口凉气,“光看一看就要一千两?他既不识货怎么敢如此漫天要价?”

  “人家是不识货,可人家有嘴啊,总不可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吧?在东一坊那儿打听几家,出价都有到这个数的。”他晃着五根手指头,看得林夫人也未免有些心惊ròu跳。

  “据说那画上是有字有美人的,要是真的,确实也值这个价了。我这因为还是跑了许多趟了,那掌柜的不好意思,才跟人说了qíng,许我头一个去看货。但讲不讲得成,倒不一定了。不过这一千两也不是白收咱们的,谈不成现就退回来。”

  “那……那可怎么办?”林夫人有点抓瞎,“我这上哪儿凑这么多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