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鲜妻_作者:桂仁(663)

  祝贵妃虽然已到中年,但生得五官却比祝心辰还要有韵致,想来年轻时,一定是个妩媚佳人,怪不得皇上念念不忘,把她从一个侍卫之妹升为贵妃。

  她既是回郎老夫人的话,也是跟静虚师太解释,“本宫前几日做了个梦,闹得有些心绪不宁,就想过来上炷香,也请师太指点迷津。”

  静虚师太闻言,脸上不动声色,和颜悦色地道:“娘娘且请宽心,不如先过来上炷香,再让贫尼为您卜一卦吧。”

  祝贵妃点头,却是不忙着走,只管打量着后面的胡惜容和张蜻蜓,郎老夫人会意地做了个介绍。

  祝贵妃微微一笑,“惜容小时候也到宫里来过,现在真是长成大姑娘,都认不出了。今儿本宫是临时起意出来,也未备得甚么像样的好礼。罢了,这儿有串玛瑙新制的珠子,倒还可以一看,送你玩吧。”

  厚此薄彼!张蜻蜓套用着刚学会的成语,很是不平。怎么都对胡惜容青睐有加,全都视她为无物?难道嫁了人的妇人,就不如大姑娘值钱了?

  正悻悻地磨牙,有一对金镯递到了她的面前,“你就是云豹媳妇吧?听辰儿说起过多回了,早想着见见,也一直没什么机会,这对金镯就送你和你家长嫂了,不要嫌弃。”

  不嫌弃不嫌弃,张大姑娘最爱就是这种金灿灿的东西,何况上面还镶了宝石,比上回从林夫人那儿得的宝贝嫁妆好像看着还要jīng致,赶紧收好。

  祝贵妃浅浅一笑,算是跟她们打过招呼,就熟门熟路地往里走。静虚师太紧随其后,张蜻蜓也想跟去,但郎老夫人却微微回头示意不可造次。

  这些皇家秘辛,是能不知道就最好不要知道。果然,再看祝心辰,她原本想要跟去的,却也给祝贵妃留在了原地。

  待姑姑走开,祝心辰才过来跟郎老夫人重新见礼,转头瞧见姐妹们,却是狠狠瞪了一眼,“你们也是的,来这儿礼佛都不叫我,幸好我自个儿打听到了,撺掇了姑姑来,否则你们还想撇下我么?”

  这当着郎老夫人的面,张蜻蜓也不好与她争执,只得自认哑巴,不与争锋。祝心辰说了一句,也不多言。静静等了一炷香的工夫,才见静虚师太陪着祝贵妃从里头出来。二人面上都淡淡的,只有老于世故的郎老夫人才从祝贵妃的眼里看出一抹担忧。

  她的心头不觉一跳,可是有什么不好的预兆?而祝贵妃最担心只会是二殿下,他现在人又在边关,要是他不好了,那边关能有得好?

  只是许多疑惑不得详解,祝贵妃参拜完了,就准备回宫了,只问祝心辰,“丫头,你当真要留下来斋戒?”

  祝心辰心中一喜,原本她就求姑姑来此,要和姐妹们一起斋戒,只是姑姑不同意,现在听她这意思,似是改变主意了,马上表态,“侄女愿意在这给表哥和哥哥祈福,要是姑姑同意,侄女还想去边关竹林寺朝拜,以完心愿。”

  祈贵妃却不置可否地道:“你先在这里修修身养养xing也好,待会儿我打发人把你的东西送来,在这儿要诚心正意,把供奉菩萨的经文多诵上几遍,知道么?”

  知道,祝心辰应下,祝贵妃微笑跟张蜻蜓一gān人等略略颔首示意,便先走了。郎老夫人又领着头跪下恭送,直到看不见人影了,才敢起来,继续她们的参拜。

  这皇家规矩真是累人,张蜻蜓摸摸有些疼的膝盖,幸好还有金镯在手,多少给了她些安慰。

  郎老夫人上了炷香,就先告辞了。当然,临走前还得送上香油钱。来这种地方,就要做好大出血的准备,张蜻蜓不想去算那笔账,怕自己算了就忍不住牙疼。

  只是这白云庵里的观音像确实不同凡响,半尊木头就比人家一栋小楼还大,宝相庄严,檀香浮动,人站在佛像底下,还不及脚脖子高,不由心生无限敬畏。

  这边参拜过后,静虚师太给她们一人安排了一间静室,只有一chuáng一桌,一串念珠一本经书,就得开始老老实实的清修了。

  不过这是为了自己家的亲人祈求平安,再无趣,张蜻蜓也会认认真真地做好几天的尼姑,念好这几天的经。

  只是,这愿意是美好的,实现起来,咳咳,还是颇具难度的。

  旁的也不消细述,只看潘家二少奶奶每每从净室出来吃饭时那两眼发光,活力四she的样子,就可见一斑了。

  三日的时光说快也快,说慢也慢。当第四日清晨终于结束修行,有女尼将她从净室中请出时,张蜻蜓有一种重见天日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