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和皇后较劲,太医院及六尚女御伺候皇后的宫女在念兹的带领下开展了长期卓绝的反击战,后宫,整一个热闹了得。
宗正寺那帮老古董们见天的上折子,可把咱英明神武的太祖皇帝给愁的呀!
可怜他那没心没肺的皇后,依然不失时机的给他火上浇油。
朝堂上的近臣最近觉得他们家皇帝脾气有些bào躁,识时务的都明智的夹着尾巴做人,一不小心不知道那个就被他老人家嘴里头喷出来的火星撩着。
很多人默默的将这种境况归结于陛下后宫独木难支的荒凉。
可是鉴于上回贤惠的皇后热心热肺上了回选秀却惹得陛下雷霆大发后,大家又识时务的全都开始装聋作哑。
反正yù求不满的又不是他们对吧。
衷心的对皇帝掬一把同qíng泪,这年头,qíng圣,总是不好做的。
至于那些看不清形势还成天把脑袋伸出去慷慨激扬谏言皇帝扩展后宫绵延子息的笨蛋,不得不说,能够做为转移pào火的牺牲品,真正的老臣,都是乐见的。
这种不和谐中诡异的和谐波澜不惊的走过了几个年头,来到大兴九年。
这一天所有的朝臣都看到在一声尖细的上朝声中依旧歪着袍子不怎么规整的一身龙袍冠带的陛下一如既往的逶迤而来,同声默契的准备视若无睹。
但是当瞧见跟在他身后那一大家伙之后,再镇定如三公九卿一帮子狐狸,也都露出了些许的诧异。
但见皇帝陛下最近身的曹公公指挥着一帮宫女太监抬着个玲珑剔透的卧榻直接上了龙案,接着淡定的在正襟危坐的龙案后头卷下一道水晶帘,隔绝了众人的视线。
一瞥而过的身影,凤钗珠环,描凤曳地锦袍,如今能穿这袍子的,除了皇后,还能是谁?
面面相觑:帝后亲密谁都知道,每回上朝皇后亲自护送又等候在偏殿亲自迎接这已经不是秘密了。
怎么如今,还上朝堂来了?
有司宗正瞧着立刻就要进言,不想皇帝难得的居然笑了下。
太祖皇帝虽貌堪天人,大魏谁人不知,但是近些年他生杀予夺雷霆不显,已经很少有人能看到今上有所谓常人之表qíng了。
冷不丁这么来一下,温润淡雅,如江南烟雨,养眼之余,群臣皆是虎躯一震。
但听皇帝陛下慢悠悠欣然道:“梓潼有喜,朕甚欣慰。”
皇后有孕了!这果然是天之大喜,大魏后继有人,可喜可贺。
他的目光,不经意瞥了眼文官首阶,已至中书门下参知政事的令狐彦目光与之一错,欣然下拜叩首:“臣贺喜陛下千秋有继,大魏万朝永续。”
在他之后,群臣回神过来,亦纷纷贺喜,宇文岚极有耐心的一一谢过,心qíng之愉悦,可见一斑。
于是乎,对于皇后被安置在朝堂后垂帘的事,就莫名其妙的再没来得及提及,即便之后还有什么上谏,也被全国上下对皇后有孕的喜庆盖过湮灭。
于是,大兴朝的朝臣有幸,在这一年,目睹了旷古绝今的奇事。
要说皇后垂帘,这事大半人都心知肚明,后头那位估计带了身子没带耳朵,也就是个摆设,人皇帝要带着,那也就罢了。
关键是自打这位前朝公主上了殿堂,那些被湮灭在前朝的有关这位公主彪悍的传言被新朝的臣子们亲身经历了一番。
比如说,上朝上到一半,冷不丁朝堂上会传出一声轻微的鼾声。
这种时候往往都是在群臣面对陛下质问而无言以对一时无声的时候,抑扬顿挫的鼾声润物细无声的潜入。
大家伙面面相觑,齐刷刷往上头瞧。
只有面无表qíng的某个皇帝淡定的瞧着他们。
他身旁的曹公公这时候就会一猫腰消失在帘子后头,保不定下一刻,就是一声咕咚。
接着是一声清骂:“什么破榻,摔死老娘了哎哟……”
群臣明智的低头,忽略过陛下那张变青的脸。
当然,对于群臣来说,这未必是坏事,往往之后,陛下的火气会消弭不少,于是其乐融融又开始下一个话题。
也就是那后头的榻日渐变大。
再比如,上朝中途,冷不丁又会传来一声嘎嘣。
跨差跨差,悉悉索索,哧溜哧溜。
声音出处自不必说,而且这是gān什么,大家心知肚明。
因为还有配音。
“嗯嗯,念兹,你尝尝看,这果子不错,汁水丰沛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