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四福晋_作者:悄然花开(170)

  但他不稀罕这名声,他若是稀罕,上辈子不会背上那么多的骂名。

  康熙摸摸胡子,摇头:“老四不行,前几日太子向朕推荐你去江南调查盐税案,以你的xing格,去做那个更合适。”

  “既然四哥有事qíng,那儿臣去吧。”十三紧跟在胤禛身后说道,康熙还是摇头:“你四哥xing子太直,去江南还需要你陪着,所以你也不行。”

  “汗阿玛,那儿臣去吧。”十四的声音紧跟着响起来,十四的盘算是很好的,他刚开始办差,像那种大型的重要的差事,汗阿玛定然不会jiāo给他去做。但是这种,说重要是非常重要,说不重要也有点儿沾边的差事就刚好,做不好没关系,毕竟这差事也不算小,做好了,那他得益也多。

  康熙沉思了一会儿,眼神从其他人身上扫过,几个人都没做声。康熙索xing点名了:“十四刚开始办差,要有个人经常指导才行。老八,朕看你日常行事稳重,这件事qíng,就jiāo给你和十四了。”

  “儿臣领旨。”胤禩面色不动,和十四一起上前行礼。康熙为了让他们少点儿波折,就让人将这福寿膏的事qíng写成皇榜,贴在大街小巷里,还将这笼子里的人也放到城门口,有这么直观的参照物,相信很多人会配合的。

  “汗阿玛,儿臣还有一件事qíng。”解决了这件事qíng,几个人重新回到乾清宫,胤禛再次上前说道。康熙点头:“说吧。”

  “汗阿玛,十弟的折子也说了,这东西,在英吉利有类似的,那英吉利的人是知道这东西的功效还是不知道,若是知道,他们将这东西送到我大清,是何居心?”有些事qíng,一句话就可以了。

  胤禛说完就退下去了,康熙的脸色果然很不好了,是什么居心?一想就知道了,再联想到前段时间,京城里传的沸沸扬扬的关于国外的那些发展,那些圈地的bào行,那些奴隶买卖,那些人的居心,昭然若揭。

  “可恶!他们是以为我大清没人了吗?”大阿哥胤褆首先反应过来:“汗阿玛,儿臣愿领兵踏平英吉利!”

  “大哥真会说话,英吉利在海的另一边,大哥要领兵去哪儿?就算是去,也轮不到你吧?”太子在一边哂笑:“况且,英吉利山高水远,大哥带兵去那儿,可是打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太子殿下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大阿哥胤褆瞪一眼胤礽:“恐怕太子自己是打着什么主意的吧?”

  这两位又吵上了,其余人该低头的低头,该装背景板的装背景板,康熙面色yīn沉的看两兄弟越说越露骨,终于忍不住将茶杯往地上摔了:“朕还没死呢!”

  “胤禛,这件事qíng既然是你提出来的,你说,你有什么打算?”康熙使劲呼吸了一下,才转头继续问道。至于太子和大阿哥,两个人正埋头装委屈呢。

  “汗阿玛,儿臣认为,为今之计是先将我大清的兵力给提上去,无论什么时候,打仗最基本的两个要求就是粮糙和兵马,我大清现如今在汗阿玛的统治下,粮糙是无需担忧的。而蒙古糙原又是我大清之地,良马无需担忧。我八旗子弟人人能上马挽弓,这人手也无需担心。”

  “那四弟的意思就是什么都不用担心,我们放开去和英吉利打仗?”太子刚才就对胤禛有些不满了,这会儿听胤禛的意思竟然是同意去打仗的,终于忍不住打断了:“那四弟说说,谁带兵去最合适?”

  “太子殿下,臣弟还没有说完。”胤禛看了一眼太子,再转头看康熙,康熙点了点头,胤禛接着说道:“兵力包括马匹,士兵,也包括武器,我八旗子弟虽然是人人能上马挽弓的,但这弓箭,和火枪比起来,还是要差着一些。”

  看康熙脸色已经开始不愉了,胤禛就当没看见:“儿臣听说,英吉利那边,火枪这种东西,差不多是随处可见了。汗阿玛也曾见过火枪的威力,若是人人有一把火枪,那我八旗子弟……”

  剩下就让康熙自己脑补吧,有时候,这脑补出来的东西,要比别人说的更有效果。

  不过,要他将戴梓送出来,那是不可能的。戴梓的徒弟嘛,倒是,可以送给汗阿玛一个。胤禛心里将云容提出的什么私生子之类乱七八糟的建议给扔开,盘算了一下戴梓的几个徒弟,唔,就送个最笨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