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四福晋_作者:悄然花开(235)

  这方法可是好的很,自己没向康熙要恩典,不会引起康熙的反感和怀疑,还能将自己的人手给安排出去。就算只安排一个师傅,那也绝对能增加一条人脉。更何况,万一康熙大发善心,多给了几个师傅,他岂不是赢大发了?

  只是胤祉想到未来的美好,却忘记了康熙不是个好糊弄的。他这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都能想起来这些,康熙会想不到?康熙甚至比他想的还多,觉得他是想将人安cha到上书房国子监翰林院这三个地方的!

  最后康熙气极反笑:“你倒是个有心的,什么都能想到。只是,这好师父也不是说有就有的。他们没一点儿成绩,朕也不好给他们做这个主。光凭一首诗一幅画,朕不能说他们很优秀,这世上能写诗作画的人不少。这样吧,你让他们自己去国子监试试,若是能考上国子监,自然不愁好师傅。”

  说完,想了想又说道:“朕今天才知道,朕的胤祉是个喜欢文学的,写诗作画都很有一手。既然你这么的喜欢这些东西,也愿意和文人学士jiāo流,那朕就给你个恩典。”

  “朕前些日子忽然想起来要修书,只是缺个负责的,现在这事qíng就jiāo给你吧,朕要修的书从唐诗三百首到各朝史书,以及历法书,大清各地人文地理自然风俗习惯,还有农书,回头朕会列个单子给你,翰林院也会拨几个人给你用。你从明天起,就开始修书吧。”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胖胖的小叶子亲送的地雷~~~~~有点儿卡文……

  ☆、摊丁

  “皇上,雍郡王来了,正在门外等着。”梁九功轻手轻脚的走过去,朝座上的康熙行了个礼,低声说道。康熙正批着折子的动作顿了顿,才神qíng不明的说道:“让他先在茶水间等着。”

  梁九功小心翼翼的偷看了两眼康熙的脸色,应了一声之后赶紧退出去了。胤禛正穿着朝服站在外面,天气寒冷,呼出的气变成一团团白雾,让他的面孔有些模糊。

  “雍郡王,万岁爷这会儿正忙着批折子,让您先到茶水间候着。”梁九功行了个礼,笑着站在一边说道,看胤禛点头了,一边带着人往茶水间走一边呵斥一边的小太监:“没眼色的,还不赶紧去端点儿茶水点心过来?”

  “梁谙达有心了。”胤禛坐下,将手在熏笼上烤了一下,看着梁九功说道:“汗阿玛可是十分忙碌?”

  “奴才大字不识,也不知道皇上忙不忙,只是,奴才见着那桌子上的折子,大约是比以往厚一倍的。”梁九功将胤禛递过来的荷包塞到袖子里,笑眯眯的说道:“刚才奴才出来的时候,见皇上蹙眉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难办的事qíng。”

  胤禛点点头没再说话,梁九功很识趣的道了声告退,就又出门去大殿里服侍康熙去了。

  差不多等了两刻钟,才有小太监过来说皇上宣雍郡王觐见。胤禛随意的整理了一下衣服,就跟着那小太监进了乾清宫大殿,一进门就有一股暖气扑面而来。

  “儿臣见过汗阿玛,给汗阿玛请安。”甩袖子请安,一套动作端的是行云流水。胤禛本身长相就继承了五分德妃的秀美,又添了几分康熙的英气,再加上前世为皇,身上自有一番气势。就算是绷着一张脸,常年没个笑容,也不能否认他是个英挺俊美的男人。所以这动作做下来,还真有几分赏心悦目的感觉。

  康熙抬头看了看胤禛,半天才说道:“起来吧,你可知道朕叫你来有什么事qíng?”

  “儿臣不知。”胤禛垂手站在一边,眼帘垂下,遮住眼睛里的神采,脸色也不见半点儿波动。太过于平静无所谓了,倒是让晾了胤禛半天的康熙有点儿冒火。

  伸手拿了个折子给了梁九功:“这是江南那边送来的折子,你先看看。”

  梁九功将折子递给胤禛,胤禛翻开看了一遍。其实,上面的内容他早就猜到了,前段时间,江南那边刚送来消息,说是现在苏杭那边,已经出现家庭手工作坊了,纺织机也基本是家家户户都有了。

  还有广州那边,胤誐的水师也训练的差不多了。随着大清水军的建立,海上贸易更加的繁荣昌盛。广州十三行已经逐渐完善,天下商人有半数聚在广州福建那边,很大的带动了南方的经济发展。

  而北方,主要是辽宁三省,这是满人的大本营,虽然胤禛没敢多gān涉这边的经济,但因为各种高产农作物的出现,东北早就不是那种天寒地冻饥荒连连的贫苦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