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四福晋_作者:悄然花开(253)

  这话逗的康熙哈哈大笑,心里还是有些迟疑,却也有点儿赞同胤禛的做法,不过,一个大人带着几个孩子,还有女眷,确实有点儿让人不放心。胤禛的身手,康熙知道的是不多的,也绝对不知道这一家子的武力值加起来,是绝对比同等数量的他的大内侍卫qiáng的。

  不过,儿行千里母担忧,康熙不是娘亲吧,也算个爹,心里担忧是正常的。

  “这样吧,你十三弟和十四弟这阵子也没正经差事,就让他们跟着你吧,也算是锻炼锻炼。”想了一会儿,康熙说道:“另外,上次朕给你的五十个侍卫,在京城的话还够用,出京是肯定不够的,这次再给你一百五十个,凑够两百数,朕瞧着乌喇那拉家的五格是个不错的,还是让他跟着你。”

  “谢谢汗阿玛,儿臣一定会好好办差,为汗阿玛分忧的。”胤禛虽然不是很乐意带上十四,但毕竟也算是亲兄弟,两个人这辈子还不到不死不休的地步,说不定还能借着这次机会修复一下关系,也就没反对了。

  康熙又另外赏了huáng马褂下来,另外还有路费,餐旅费,自认为什么都想周全了,才让胤禛告退回府。

  作者有话要说:积分被超了……泪奔,求花姑娘和留言君~~~~~~~

  ☆、兄弟

  “四哥,我们进城是直接去知府府上住着还是找个客栈?”十三是个闲不住的,一开始就骑马跑在前面,名义上说是探路,实际上是在遛马。不过,也是个只分寸的,看见城镇茶摊什么的,都会回来问问。

  胤禛一边打量着周围的环境,一边漫不经心的说道:“住客栈吧,我们先找人打听一下城里的产业状况,再去见知府。”出京没多久,他就让那二百个侍卫装成了商人。

  一个商队,是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的。他可不打算光给自家老爹勘察土地数数人口,他要做的,是考察各个地方官,顺便思考一套合理的管理制度,就等登基后改革了。

  云容看着弘晖写完最后一个字,笑着递给他一块点心:“这次写的倒比往常多。”

  “三伯上次还写信过来夸我的字了呢。”弘晖将纸张摊开晾着,一边吃点心,一边得意洋洋的显摆:“连汗玛法上次都表扬我了,说我做的很好。”

  既然弘晖和弘昀是以开阔眼界的借口带出来的,胤禛自然是不会让他们光看风景吃点心了,每天都要记录下来自己的所见所闻,顺便写一点儿自己的见解寄回京中。

  当然不是没人看的,用胤禛的话说,康熙是弘晖和弘昀的玛法,用空就看看两个孙子的课业是很正常的。若是没空,就直接将信给正在修书的胤祉。

  毕竟胤祉要修书,光靠前人的记载是不行的,很多地方的风俗习惯传说等东西,都是很有考究的价值的。

  康熙自从太子成年,就很少再指导谁的功课了,初次收到两个孙子的书信,激动的马上就写了回信。虽然时间长了,回信的次数也就少了。但弘晖和弘昀,绝对是在他心里挂上号了的。

  而将书信给胤祉的举动,也给胤禛加分不少。胤禛是个面冷的,但他对兄弟一向不错。兄弟们没得势的时候,他绝对不欺负也没看不起,兄弟们失势了,他就想办法拉两把。

  就连康熙亲自下旨不让拉的胤礽,胤禛也总是会想办法给他送点儿外面的新鲜玩意儿。若是胤禛从来都是真心的,那这人必定是个纯良的,日后就算是登基了,兄弟们也不会落得太惨。

  但若是装模作样的,那只能说明,胤禛心机太深。日后,他要是登基,他的兄弟们,还真不知道会怎么样。康熙的这些心思,胤禛可是没空理会的,不管真心不真心,反正那些人的出路,他都是已经定好了的。

  “别得意,你三伯客气两句,你还当真了。”云容看看正在描红的弘时他们,示意弘晖过去指导:“当哥哥的,要好好照顾弟弟妹妹。”

  “夫人。”正说着,就听外面胤禛的声音响起来:“我们到客栈了,下车吧。”

  弘昀是个坐不住的,掀开车帘就想往下跳,刚做好姿势就被十三给抱住了:“小弘昀,这样做可是不行的,你还太小,车子太高,万一要是摔到了……”

  弘昀撇嘴:“我才不会摔到,我要是再长十岁,十三叔都不是我的对手!”

  “那可不一定,你在长,我也在长,你十年后顶多是个少年,我十年后正值壮年,谁更qiáng可不是嘴上说说的。”十三一向喜欢胤禛家的几个孩子,说话间自然不摆什么长辈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