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同是穿公主_作者:无妍(460)

  迎子的礼重新来过,这回却是诸葛端云陪着宁阳,怀抱着孩子缓缓入了厅堂,从花厅到二堂、三堂,宾客见诸葛端云赶了回来,贺喜声更是不断,众人脸上都堆着笑,说的话一句比一句讨喜。

  诸葛端云亲自执牛角弓箭挂于门左,一位府里的老人躬身入了厅堂,双手奉上一块玉牌,旁边有人奉着笔砚。宁阳知道这是叫诸葛端云将孩子的名字书在玉牌之上,之后便会送入宗府,记入皇族宗室族谱。

  宁阳抱着已经被哄睡了的儿子,有些担忧地望着诸葛端云,他一路策马赶回,刚进门便要给儿子取名字,这能成么?万一取不出来,这满堂的宾客……

  诸葛端云却看了她一眼,取笔蘸墨,于玉牌之上书道:诸葛昱。

  老者将玉牌缓缓举起,高声念了出来。诸葛端云淡淡说道:“昱者,明日也。今本王与边关将士大破蛮戎,此战虽大捷,然本王望后辈能时刻不忘忠君体国,不忘家国安危。”

  厅堂中鸦雀无声,直到老者将玉牌双手奉着缓缓退了下去,宾客们才纷纷叫好起来,屋里喜气洋洋,来者皆赞此名甚好!

  宁阳抱着儿子,心里感动。这名字这般有寓意,想必是她家夫君在路上便想好的。

  之后诸葛端云便和宁阳抱着儿子到屋外指着天地四方给他瞧,可是小家伙却呼呼大睡,眼儿都没睁一下。而后给他指认一些皇室宗亲的时候,也不过是走了个过场,只是几位皇室宗亲倒是极热络,几乎把孩子夸了个遍。

  奶娘奉着赞文上来,宁阳请了帝都里年纪最长的一位老者来念过,为孩子祈过福,又谢了宾客,这才算礼成了。丫头们陆续端着正菜上来,宴席这才算开始了。

  既然诸葛端云回来了,宁阳便不需再抱着孩子一直作陪。诸葛端云叫她回暖阁里歇着,她却有些担心他的身体能不能吃得消。纵使如此,她心里还担心着月桂,这便告辞回了暖阁。

  月桂看过安泰的信,眼虽然红了,却多是心疼的。自家男人受了伤,说不叫她担忧也不可能,宁阳也明白这心qíng,只劝她有这信在手,莫要过于担忧了。月桂自觉叫宁阳看了笑话,有些脸红,两人一同用过午膳,下午未时过了,宴席才散。月桂和诸葛绫都告辞回了,宁阳见诸葛端云还未回来,儿子又哇哇哭了起来,看样子像是饿了,宁阳这便来了里屋到暖炕沿儿上坐下,解了衣衫,抱着儿子喂起了奶。

  小家伙虽然刚满月,力气却不小,宁阳偶尔皱皱眉,眯着眼儿数落儿子几句,没一会儿却又是垂着眸,温柔地笑看着他,只待他喝饱了慢慢合上眼儿睡去,宁阳才把他放到暖炕上,边穿着衣衫边瞧着儿子吮着嘴儿睡得香甜的模样,小声牢骚道:“吃饱了就睡,怎么没见你跟娘也笑一个?你呀!你爹还给你取了个好听的名字,依娘看哪,你还是叫诸葛小猪的好!”

  说罢,宁阳还气哼哼地冲儿子皱了皱鼻子,却在抬眼间不经意略了眼外屋的方向,这一看不由站了起来,只见得诸葛端云不知何时进来,正站在珠帘旁倚着门框看她,他的皮肤晒得黝黑,看不出来脸色是不是很黑,但眉头却是略微锁着的。

  宁阳转了转眼儿,忙笑了起来,过去甜甜说道:“夫君何时进屋的,怎么一点儿声音也没呢?”见诸葛端云瞧着她不说话,宁阳赶忙笑着把他拉到暖炕前,把孩子抱给他看,说道,“夫君未回来时,宁儿曾替昱儿取了个rǔ名,唤作平安。”

  诸葛端云看着她忙着解释的模样,轻声哼了哼,眼底却滑过笑意。他向来耳力甚好,她以为他没听见她刚刚在嘀咕什么?

  诸葛端云在暖炕上坐下,叫宁阳也坐了下来,看了她和孩子一会儿,竟垂眸淡淡问道:“为夫率军出征后,你便有了身子……可曾怪过为夫不曾在你身边?”

  宁阳知道诸葛端云不常说这话,因而心里更是感动,她抱着儿子慢慢倚进他怀里,笑道:“宁儿不是那般不识大体,不知何为重何为轻之人。得知夫君遇刺失踪那些日子,是日夜担忧,多亏了奶娘和丫头们还有孟姑娘在一旁陪着,长公主也常来安慰,这才熬了过来。夫君回封地调兵之时,朝中也多有猜测,街井之间起了谣言,不过这些事倒没叫宁儿觉得难熬,总归是已经知道夫君无事。王府里放了些人出去,凡是如今留下来的,都是些不错的。”

  她话说的简短,诸葛端云却是越听眉锁得越深,这其中的艰难凶险,他又怎会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