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采药这个名头,就是李世民都不好拦着,毕竟孙思邈会出现在骊山,本来就是为了采几种这个时节只有骊山才能见着的糙药,现在他每天要忙着替房遗爱疗伤,那这采药之事托付给袁天罡,这也是qíng理之中的事。于是,从这正式秋猎的第一天开始,永宁便没在人前再露过面。
可即便如此,永宁依旧是秋猎期间人气最旺的八卦中心人物。那天漪兰殿夜宴的事,被臆测出了好几个版本,流传速度快得惊人,当晚就已经冲出猎场,不过两三天的工夫便已经有了再度冲出长安的架式了。不管这些流言是怎么八卦永宁的,所有人都有志一同地对李承乾被李世民禁足一事,表示了缄默。
其实不管那些人是怎么传的流言,但是他们心里多少也都明白,永宁和房家纯粹是无妄之灾,是被牵累了。而且房家一退再退,退到让自家闺女出家当了道姑的这样一个事实,背地里更是赢得了不少同qíng。房玄龄却每天都跟无事人一般,平静地办公,平静地见驾,平静地与同僚沟通,倒真让人暗自佩服。
长孙无忌看着这样的房玄龄,私下里不由喟叹,有这样一个对手的存在,不知是幸还是不幸……他原本对于李世民选了并州王氏的千金做晋王妃,还有那么一丝窃喜,但是经过了漪兰殿夜宴的事,却不免对王氏趋吉避凶的能力多有戒心。从他让人调查的qíng况看,那女子居然在知道永宁也在宴会名单之中后,便果断地称病拒绝赴宴。
结果本来是冲着这王氏而设的局成了废局不说,反而把太子给陷了进去。长孙无忌不免头疼——现在,还不是让太子倒下去的时候呀他所有的谋划,自然不可能是为了李治,身为长孙家的家主,他的心里自然是以长孙家为重,就目前的qíng况来看,长孙无忌很清楚的看到,对李治而言,他前进的路上,最大的障碍不是李承乾和李泰,而是李恪……
虽然李恪的生母是前朝公主,但是,朝中前朝遗臣的势力也不可小觑。若是李世民的心意再偏向了李恪,那么,不说李治母子、兄弟会如何,这打击对长孙家的势力也会很大。
因为李承乾被李世民厌弃的事,朝堂之间人心浮动。倒是那些真正意义上的天子近臣,反而能把持得住不参与其中。但是不参与其中,也不代表这些人心里就没啥想法,于是长孙无忌与房玄龄频频在各种私下小聚的场合碰面。
长孙无忌一向是个见人三分笑的,而房玄龄更是出了名的脾气温和的人,三五次下来,这两位和谐相处的qíng形,倒是让朝臣们私下的议论渐渐消失了。李世民对于这样的局面,是乐观其成的。倒不是说他乐意见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摒弃前嫌,把手言欢,而是对于他们现在做出的这种态度,表示满意。
李世民很清楚,从永宁出家入道那一刻起,长孙家与房家之间的嫌隙,便再无化解的可能这,却是他这个皇帝一手造成的。他已经不年轻了,若是有个什么万一,有这两家互相制衡,少帝登基才不至于被架空了权柄。
长孙皇后自漪兰殿之事以后,与李世民有过一番彻谈。然后,这位史上最著名的贤后,脸色苍白地开始反省自己这段时日以来的做为,不免心惊。心底深处,更是对长孙无忌,升起了点点戒心。可是她虽然意识到自己犯过的错误,却不代表她可以公正的看待永宁,在她心里,永宁依旧是祸水一滩,是绝对不能让儿子靠近的。
长孙皇后虽然为此小病了一场,但是却因为这场病,以及她悄悄改变的态度,大大地缓和了她与晋阳公主和李治的关系,便是对着高阳公主的时候,她也恢复了以往那种和煦的态度,这让高阳公主、晋阳公主和李治心qíng大好。
整个秋猎的过程中,李承乾都没有得到李世民的宽宥,始终处于禁足状态。而李泰却借此时机高调地站了出来,在兄弟与大臣面前,摆出了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势,就仿佛他已经储位在望了一般。虽然也有那些不开眼的官吏上赶着去巴结,但是李泰的举动,却让更多人避而远之。
猎场这边是风云动dàng,可永宁却眉开眼笑地跟在袁天罡身后,悠哉游哉地满骊山闲逛。袁天罡对于永宁这样的好心qíng,实在是有些不能理解。“乖徒儿呀,你就一点都不担心猎场那边的事吗?”他一边刨着路边的糙药,一边看着旁边啃野果的永宁问道,心里非常的不平衡。
“有什么好担心的?”永宁坐在路边的青石上,从路上摘的野果里挑捡着卖相好的,随便在衣服上蹭了蹭,便吃了起来,边吃边说道:“值得我担心的那些人若是好好的,那就没有担心的必要,若是他们真的出了什么事,我现在担心又有什么用?得快活时尽快活,这才是人生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