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安步当车地闲逛了月余,才算是将辩机的事彻底的放下了,然后才兴奋地计划着要去休息游历。经时征战高丽之事已经接近尾声,李世民的和亲计划终究是没能用上,席君买在薛仁贵和房遗爱的配合之下,硬是靠着两千人,将高丽都城平壤给端了。高丽皇室也被一举扫平,仅剩了一位年仅四岁的王子。
永宁从房遗爱递过来的消息中看得出来,他们的计划一切都还顺利,便也不再将辽东局势放在心上。摊开地图查看,发现如今大唐地域她还不曾去过的地方实在是太少了,便琢磨着是不是往西域走走。当她在地图上看到长安的时候,突然有些想家,屈指算来,她也有六七年没有回去过了,房玄龄已经见过几次,可是卢夫人却一直未见。
可是长安毕竟不比别处,她若贸然回去,也不知妥不妥当。永宁写了封信,让青隼给房玄龄捎去,不几日的工夫便得了房玄龄的回信。房玄龄居然同意她回长安的事,只是jiāo待她万事小心,莫做惹人注目之事,李世民凯旋而归还需几个月的工夫,她尽可在家多住些时日……
永宁明白房玄龄的意思,他是希望她在李世民回长安之前,她便离开。其实永宁也有此意,她本来也只是想小住几日,与卢夫人见上一面,然后便即离开的,如今便是能多做上几日,与她原本的计划也并没有什么冲突之处。
横穿半个帝国这样的事,永宁用幻影移形之法,也不处眨眼间便能完成。站在长安城外,永宁说不出自己的心qíng如何,有害怕,有欢喜。她简单地用了个混淆咒,混进了城门,倒也省得那些城卫军看到她的牒本后,将她回长安的消息散布出去,再惹出什么祸事来。毕竟如今房玄龄并不在长安,若是真出了什么事,还真不好处置……
她是从金光门进的城,沿途回家正路过西市,一路行来熟悉的市面,亲切地语调,不多时便让她渐渐地加快了脚步,那点思家之qíng,一点点地被扩大,脑海里不断地浮现出卢夫人旧日的模样,也不知如今变了多少……
等着永宁终于站在了房府的门前时,那股近乡qíng怯的心qíng才又升腾了起来,她居然就傻傻地愣在那里,盯着那朱漆大门,不敢上前。直到大门“吱呀”地一声被打开,然后从里面说说笑笑地跑出来了几个十岁上下的孩子,她才有些恍然地缓步走了过去……
第三卷芳华苒苒第一七零章接风
第一七零章接风
那几个孩子见永宁走了过来,小声嘀咕了两句,其中便有一个上前与永宁搭话:“你可是来化斋的?且等一下,我去叫人给你些米粮……”
永宁愣了一下,旋即明白过来,笑容中带了些酸涩。离家几年,房遗直家的长子,她从小逗到大的侄儿房俨便已认不出她来了。倒是被房俨叫出来的门房长顺一眼便认出了永宁,满脸激动地跟着永宁见了个礼,便大声叫人往内院通传去了。
房俨有些好奇地看着永宁,当年永宁离开的时候他已经记事了,也记得这个小姑姑是极疼爱他的,常有好吃的、好玩的给他,只是毕竟分别的时间久了些,早就记不清永宁的模样了。
永宁拉着房俨往里走,刚转过回廊,就见卢夫人一路急行地迎了出来。等离得近了,卢夫人才缓缓停下了脚步,似乎仍有些不敢相信,是永宁真的回来了,像是怕再上前去,会惊了眼前的影像一般。
永宁眼中的泪再也忍不住了,一滴一滴地落了下来,撩开衣摆跪了下来:“娘亲——永宁回来了”她突然不愿在卢夫人跟前用“宁真”这个道号,只觉得这个道号本身,对卢夫人便是一种伤害。
卢夫人的眼泪又哪里还忍得住,上前两步一把将永宁搂在怀里,母女俩抱头痛哭了起来。
这时杜氏也得了消息赶了过来,陪着掉了几滴眼泪之后,便劝慰起卢夫人与永宁来了,哪有就这么跪在当院里哭的道理,好歹也得先让永宁回屋歇歇脚,缓缓神再说话……
卢夫人将其他的锁事都jiāo待给杜氏去安排,然后亲自送了永宁去了她当年在家时住的院子。虽然这些年家里添人进口的,但是这个院子始终没人敢动,不止卢夫人常常想起女儿的时候会来这边坐坐,就是房玄龄都偶尔会来这儿转转的。
永宁的院子一切都没有改变,一如她当年离开时的模样,变的似乎只有她这个主人而已。卢夫人真是想女儿想得狠了,这会儿是一眼都不愿错过,连永宁沐浴,她都坐在纱屏外面要永宁陪着她说话,左右不过是些这年在外头过得好不好,辛不辛苦,这样的话,她却总也问不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