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风气素来都不拘着女儿家不出门的,卢夫人平日更是巴不得女儿多出去逛逛,今日见永宁居然一反常态来求着去逛花会,心里自然高兴,兴致勃勃的按着汾州当地的习俗,在永宁的发髻上cha了许多的石榴花,手腕上也系了一串,好生打扮了一番才放她出门。
汾州当地的花会,一年四季,三月、六月、九月、腊月各办一回,整条阳安街绵延二、三里地,家家户户门前都摆满了当令的鲜花。附近的商家也多来摆摊设点,招揽生意,更有些酒楼在门前打出些迷题、文对什么的,聚拢人气。
路上的人三两成群摩肩擦踵,个个都是喜笑颜开,永宁还真没见过这样的热闹。西市虽也繁华,可是与这花会相比却少了几分喜兴。她个子矮小,卢明达不免担心她被人冲撞了,于是便将她抱在了怀里,饶是如此,逛了小半个时辰,她也有些受不了了,看见的东西都差不多,可是却吵杂的厉害,她最不耐烦这样的环境,凑到卢明达的耳边说道:“二表哥,咱们找个地方歇歇吧,这里好吵……”
卢明达摸了摸她的头,见已经出了一层薄汗,怕她中了暑气,连忙点了点头,说道:“刚才跟玉芸她们说好了,要到阳汾酒楼碰面的,你看,就在那里……”说着,他朝前一指,那酒楼的招牌果然就在不远处。
卢家的人早就习惯了花会的热闹场面,一早就约好了见面的地方。往年也是如此,大家常常一进阳安街就会被挤散,只要看着时间去约好的地方见面也就是了。果然,进了花会没走多远,卢家三姐妹和河中府来的卢家三郎卢明时都不见了人影。永宁暗暗庆幸卢夫人的先见之明,还好没带着添福和添喜,不然非得挤丢了不可。
阳汾酒楼是整个汾阳都数得上的大酒楼,门前极是宽敞,这会儿不仅摆满了时鲜花卉,还有人主持了诗会。卢明达一过来,便有不少文士学子跟他打招呼,都是些同窗、世jiāo,还有几个是书院里的学生。
那卢明时不知何时也到了这里,正坐在门前散摆着的几案前跟人说话,见卢明达带着永宁过来了,连忙出声招呼:“茂之兄,这边!”
茂之是卢明达的字,他听见了卢明时的招呼,连忙跟着身边的几位熟人告了个罪,转身就走到了卢明时的那边。将永宁从怀里放到了地上,然后整了下衣冠,才冲着卢明时拱了拱手,说道:“泽安贤弟,你怎么过来的这么早?这位是……”跟卢明时在一起的这个青年,看起来气质不凡,让他不免兴起了结jiāo之念。
卢明时也连忙站了起来,回了礼之后,方拉着卢明达给那人介绍:“茂之兄,这是关陇崔氏的七公子,如今在魏王府上做客卿……说起来,他和府上的二夫人还沾亲呢……”卢承望的夫人也姓崔,早几代年倒也跟关陇崔氏联过宗,虽然如今关系早远得没法说了,但卢明时这样说,倒也真让人不好反驳。
那青年男子倒也颇有些气度,站起来冲着卢明达拱了拱手,说道:“在下崔延,字景和……这位想必就是这汾州卢家的二公子了吧?泽安可是在这里夸了你好一会儿了……”
卢明达一听这青年是关陇崔氏的子弟,皱头微不可见地皱了皱,眼中的热qíng一下子消散了不少可脸上的笑容却没有减淡半分,从容的又还了一礼,然后便将两人往酒楼上相让:“外面太过嘈杂,咱们还是进去说话吧……”说着,错后一步,让两人先行,然后才拉着永宁便往里走。
永宁看着这三个人说话,心里不由得升起了一阵烦躁之意。关陇崔氏,魏王……这个崔延这个时候跑到汾州来gān什么?总不会是为逛花会来的吧?这个卢明时明显与崔延早就相识,这次碰面是碰巧?还是,有意安排?她悄悄地叹了口气,心里只盼着外公的寿辰赶快过去,然后赶快催着娘亲回长安……
在长安的时候,就是再多的麻烦事,只要有父亲大人在,她都不觉得害怕,可是这会儿,什么事都还没有,她却止不住的担心……
=================================================
下一章,我还在码。。。亲爱的们,耐心等着吧~~~~~~~~~~
第一卷风雨长安第四十三章拉拢
本来永宁还觉得自己是瞎cao心,可是这陆陆续续过来跟崔延、卢明时打招呼,并毫不客气地坐下来攀谈的三位“青年才俊”,让她又觉得自己的担忧不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