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千顷_作者:坐酌泠泠水(357)

  穿越到唐朝这半年,她不曾像今日这般qiáng烈地感受到时空的变迁。

  现在,是公元649年。再过一百多年,有一个人,被贬到此处,写下了一篇《永州龙兴寺东丘记》,这才使得这个地方名扬天下。这个人,便是柳宗元。

  江凌随李婉踏上最后一级石阶,走到殿门外,转身看向远处,果然是“登高殿可以望南极,辟大门可以瞰湘流,若是其旷也”。她望着这山丘河流,目光忡怔,面上露出隐隐的忧伤。

  山河虽同,却物是人非。此时与彼时,相隔的是千百年的光yīn千百年后那对对她漠不关心的父母,在她殒身后,会不会有一丝伤悲?

  “凌儿。”不远处传来一声轻呼。

  她转过头去,正在对秦忆满含担忧的眼神。在他身边,赵峥明那双漂亮的丹凤眼,也同样担心的看着她。

  她收回目光,看着身边的李婉,脸上也是一样的表qíng,有些不解地问:“怎的如此看我?”

  “你刚才的表qíng吓着我们了。那么忧伤,似乎想离开这个世界似的。”李婉看着她,担忧地道,“江凌,你刚才还说得那么坦然,不会有什么想不开吧?”

  “怎会?”江凌哂然一笑,“我们进去吧。”转身便往大殿里去。

  第一百八十二章我错了

  跨入三门走过天王殿,院子里香火弥漫。见有人进院子,一个和尚迎了出来,将他们迎进大雄宝殿。看李续与李婉都虔诚地烧香拜佛,江凌也无可无不可地跟着拜了三拜。

  “来这里除了烧香,还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出了殿,李婉看大家便想往外走,不由得有些不乐。好不容易坐着车跑这么远,拜这两下就回去,她又不是专程来烧香的。

  对于零陵城周边的景点,最熟悉地莫过于赵峥明。见大家都有些茫然,他笑道:“不知县主所谓的好玩应该如何。这寺庙后面有一片桃林,林外小溪潺潺,再有几丛幽竹,chūn天时景致甚美。可惜现在已是夏初,桃花不可观,但估计还有桃子可啖。各位如有兴,倒可一游。”

  “也好。”李续也不愿回城,对那和尚一揖手,“不知后面桃园可否一观?”

  那和尚曾见过赵峥明,知道他的身份。再看这群人穿着气度俱是不凡,自然无不答应,殷勤招待。

  江凌感慨。这古代山林甚多,溪流遍布,赵峥明嘴里的景致其实并不稀奇。但李续、李婉闹着出来玩,也不过是看看这些景致,实在没什么好玩的去处。还是娱乐场所太少的缘故啊

  一行人跟着那和尚穿过侧门,出了门稍走一段路,果然看到一条小溪从山上缓缓流下,流到竹林边积成一口深潭,潭水碧绿如翠玉。潭边是一大片桃林,绿叶丛里,一个个绿中带红的桃子挂在枝头,一股桃子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让人忍不住想要摘上几个咬上一口。

  那和尚从树上摘了些桃子,到潭边洗净,递给众人。桃子如此诱人,再加上这六月初的天也有些热,爬了一会儿山,大家倒也渴了,当下也顾不得斯文淑女形象,接过桃子都吃了起来。

  “这桃子清甜多汁,甚是味美。”李续好东西吃过不少,但咬了一口桃子,还是忍不住赞了起来,“在襄阳,我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桃子。”

  “各位施主有缘,正赶上我们寺里这几株桃子成熟。要是早来或晚来几日,怕便没有了。”和尚笑道。

  “此话怎讲?”李续看着眼前大概有两三亩地的桃园,疑惑道,“莫不是贵寺这桃子这几日集中摘下来,要贩给别人不成?”

  “非也。这桃树虽多,但施主们吃的这味美之桃,不过五株,果实有限。其他桃树虽枝头甸甸,奈何酸而涩,不堪入口。”

  “如此好桃,为何不多种几株?”李婉问道。

  和尚苦笑一下:“这几株桃树甚怪。将桃核入土培苗,从未见破苗出土,所以栽种不了。”

  江凌一听倒来了兴趣,将手中的桃子吃完,看了看手掌心的桃核,伸手在旁边摘了一张竹叶,对那几人道,“吃完这桃子,桃核别扔,都放在竹叶上,我带回去种种看。”

  和尚摇了摇头:“不是和尚要泼女施主冷水,这几年有不少jīng于种植之人都曾试过种植此桃,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

  “哦?”江凌看着桃核挑了一下眉,皱起了眉头。转头看到地上长了一株膝盖高的桃苗,显然是桃核掉到地上,自己长出苗来的。她眼睛一亮,指着那桃苗道:“这株桃苗可是那酸而涩之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