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千顷_作者:坐酌泠泠水(85)

  江凌把这方法牢牢记了,又问:“那如何把鱼碾成粉呢?”

  “你用刀背将鱼轻轻敲碎,再拿去舂。不过村里的臼是舂米的,你那鱼可不能拿去舂,否则把臼弄了腥味,村里人可不饶你。你到石匠那里买个石臼吧,放你空屋里,自己用也方便。鱼gān舂碎了,再用筛子筛一遍,粗的再接着舂,这样就可以得到细细的粉了。”

  “谢谢了大娘,等我把我们家祖传的味jīng做出来,就送给你尝尝。”江凌站起来告辞。

  “好嘞,那我等着。”王大娘笑道。

  走到门口江凌又站住了:“大娘,您家里有米糠吧?能不能卖给我?”

  “那没问题。你要的时候尽管来拿,我除了留些喂jī,多余的也没啥用。”王大娘家里人口多,粮食又是自己种的,平时碾米便有不少米糠。此时正是贞观之治,只要那人不是懒得要命,吃饭是没有问题的,用不着吃糠咽菜。

  从王大娘家出来,江凌心里无限感慨。在这时代,弄个鱼粉都要费这么多手脚!在现代,哪儿得着这么麻烦,烤鱼有电烤箱,打粉有粉碎机,只要cha上电一按开头,一切OK。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啊!穿越了千年的江凌,对于这句话终于有了深切的理解。

  江凌做事从不瞻前顾后、畏手畏脚。既打定了主意,趁着此时雨停了,她便上了街,直奔王大娘介绍的石匠家里,订了一个小型的石臼;又去铁匠铺订了两个没底的大直桶和配套的铁盆、铁架。这些东西置办下来,江凌身上只剩了一贯钱。

  路过味香居时,江凌看到所制的菜牌已经挂出来了。此时已经差不多到了晚饭时分,透过大开的门,可以看到大厅里坐着一些人,分坐了几桌正在叫嚷着点菜,跟往时冷冷清清的qíng形大不相同。

  江凌并未进去。酒楼里是包吃晚饭的,她要是这个时候进去,刘掌柜等人非得误会她是专门去混晚饭的不可。

  回到家里,李青荷已在做饭了。江凌扔在碗里的那条鱼,被她拿来煮了个鱼汤,喝起来味道仍是十分鲜美。

  吃过晚饭江凌便带着江涛去钓鱼,准备为第一批味jīng储备原料。到了湖边坐了不一会儿功夫,水里就冒出个黑灰色的头来,嘴里还叨着一条鱼。

  “啊,那是什么?”江涛被吓了一跳。

  “水獭。”江凌笑道。看那只水獭游上了岸,小屁股一摇一摆地走到她面前,把鱼放在地上,仰起头“吱吱”地叫了几声,那模样,跟小花讨好她的样子一模一样,江凌大笑起来,伸出手去拍了拍水獭的头,以示嘉奖。

  小花看了可不愿意,在一旁冲着这个来争宠的家伙“汪汪汪”地叫得极为凶恶,被江凌喝斥一声,这才老实下来。

  水獭得意地冲着小花“吱吱”叫了两声,又转身潜回了水里。

  “姐,这……这到底怎么回事?”江涛被这一幕惊呆了。

  眼看水獭将要成为自己捕鱼的得力助手,江凌的愿望终于达成,心里十分高兴,兴高采烈地把自己救水獭那一节讲了一遍,当然,空间那一小段除外。

  那只水獭虽然仍听不懂江凌的话,但动物的本能让它十分愿意讨好江凌。见自己的行为得到了江凌的肯定,捉鱼越发积极起来。江凌也怕自己的钓钩误伤水獭,便收起钓竿,跟江涛只管在岸上不劳而获。水獭捕鱼那绝对是一把好手,半个时辰的功夫,它便帮江凌捉上来十几条鱼。不过这家伙不知轻重,有时直接把鱼咬死这才叨上来,让江凌看了十分心疼,最后以凶恶的表qíng和语气让它知道,她不喜欢它捉的鱼了,这湖里剩下的鱼才逃过一劫。

  “小涛,你回家拿个木桶来装鱼。”江凌吩咐道。

  “是。”江涛受命,二话不说往家里跑去。

  江凌见江涛已看不到这里了,赶紧把那些还没死的鱼扔进空间里。空间水有愈和作用,希望这些鱼还能养活。

  等江涛提着桶跑回来,发现地上只剩了五条死鱼。

  还没等他发问,江凌便自动解释道:“鱼太多了,吃不完,容易臭。所以我把那些还活着的扔回湖里了。这些也要烤gān才能留。”

  “哦。”江涛点点头,倒也不是很在意。

  这段时间家里吃的特别好吃的鱼和菜,江凌解释说鱼是一种特别的鱼类,菜则是在街上一个老婆婆那里买来的。也幸亏李青荷和江涛都是那种不细究的人,这事还就这么被她胡弄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