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回来的这个,却是自己的心肝宝贝掌上珠。
晌午吃饭,外面男人们聚在一起,----晋阳公府的四个女婿,除了穿龙袍的那位不能来,其余三个都到了。再加上傅家祖孙三个,二房的两个小爷,小一辈的宪哥儿,倒也热热闹闹坐了一大桌子,觥筹jiāo错好不热闹。
对比起来,里面女眷就冷清多了。
初容、初芸没回来,万氏、金氏各自回了娘家,剩下宋氏坐了上席,二夫人马氏坐了下首,初盈和初珍一左一右对面而坐。
初珍今年十三了,初盈前世没有见到这个年纪的她,眉目和何九儿相仿,已经脱了不少孩子气,颇有几分娉婷少女的韵味。
“四姐。”初珍一直养在卢姨娘旁边,有些畏畏缩缩的,----和前世那个骄矜跋扈的样子,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
初盈随口闲扯了一句,“今天的清蒸鱼味儿不错,多吃点儿。”
“好。”初珍老老实实的夹了一筷子,小口吃了,然后认真回道:“是不错。”看了看嫡母的脸色,没有斥责自己多话的意思,方才神色一松。
对于这样一个除了面貌相仿,xing格完全不一样的妹妹,初盈即便记得前世的事,也实在是恨不大起来。
用完了饭,与母亲进了里屋说道:“珍姐儿的年纪已经不小,也该说亲了。”
宋氏淡淡应了一声“嗯”,又道:“不急,慢慢来吧。”
初盈不过随口一问,说了几句便打住,又道:“等下我早点走。”怕母亲误会,解释道:“和长珩说好了,去白云庵附近逛一逛。”
----没敢说什么普世师太,免得母亲担心。
宋氏听了甚是高兴,只觉女儿女婿相处的和睦,连声道:“去吧,去吧。”细细打量小女儿,果然不像受了气的小媳妇,“你是做嫡长媳的,不好随便出去玩儿,今儿正好得空,难得长珩还肯陪着你胡闹。”
“也舍不得娘啊。”初盈在母亲跟前歪缠了会儿,方才起身出去。
******
和谢长珩一起乘车出去踏chūn,这还是头一次。
初盈眉眼间难掩兴奋,甚至主动的挽了丈夫的胳膊,将头贴了过去,----一直到了白云庵脚下,才想起自己是出来解决烦恼的。
心里头突然生出忐忑不安,侧首看了一眼。
“走吧。”谢长珩微微一笑,大庭广众之下不好太亲密,只是略往前了些,免得不留神有人碰着妻子。
其实按说以初盈皇后胞妹的身份,以及谢家的权势,直接去请人便可,不过想着求人总得心诚一些,方才亲自过来登门求见。
哪知道虔诚的在门口等了半日,出来的却是胖胖的济慈师太,一脸惶恐不安,赔着笑道:“真是不巧,师叔她一向都是云游四方的,前儿才离了京,也没说什么时候回来。”
济慈师太是常跟京城官宦家的贵人打jiāo道的,收了不少香油钱,香客们在她眼里分了三六九等,眼前这种便是第一等得罪不起。
“不在?”初盈一怔,有些失望又有几分莫名的轻松。
济慈师太忙道:“等师叔她一回来,我就亲自去府上给大奶奶报信。”又道:“外头刮风冷得很,大奶奶进去喝碗热茶再走。”
谢长珩眉头微皱,说道:“既不在,便回去罢。”
济慈师太被他眼风一扫,赶忙低了头。
“嗯。”初盈颔首,----本来自己也不是来添香油的,既然见不着人,还不如早点回去歇着,与济慈师太告了别,回到马车上不免有些失落。
谢长珩想不明白,“不过几句僧尼之语,你怎么就当成佛语纶音了?”
初盈看着丈夫,不知道该怎么解释,那一句“大奶奶的命格并非今世之人,只怕难结今世之缘。”,自己如何说得出口?
----这句话,就像是掐住了自己的七寸。
谢长珩见她不言,只好理解为妇人眼界窄、容易被糊弄,不好很说重话,想了想转而道:“状元楼的水晶包子不错,买回去吃都凉了,今儿正好出来,咱们到楼上现吃两笼再回去。”
“好。”初盈不是很想去,但是也不愿意拂了丈夫的好意。
----说起来,自己做姑娘的时候还没这个机会。
如今嫁了人做了别人媳妇,有丈夫陪着,家里下人在后头跟着,自己戴顶帷帽,偶尔逛一回大街、下趟馆子,还是使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