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了衣裳,顾丽娘才发现,这孩子瘦得连胸前排骨的形状都瞧得清清楚楚。小家伙侧身、肩膀、手臂等处还布满了新旧jiāo集的掐伤,饶是在孤儿院见惯伤痕的她也震惊了。她动了动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不是她做的事,她不想背黑锅。于是她便沉默着,轻手轻脚地帮他洗了澡。
小石头乖乖地任她摆弄,顾丽娘给他穿好了衣服又擦gān了头发,看着白净可爱的小包子,暖暖一笑。这孩子大约随了她,虽然瘦,但看着就比一般村子里的孩子可爱漂亮。
洗完了澡,天已经渐渐暗下来了。家中唯一的一点油灯昨晚已经用完了,再不吃饭天就要黑了。顾丽娘忙将煮好的粥端出来,先给儿子盛了一碗才到自己。
见他呆呆地看着自己,不禁笑道,“吃啊。”
闻着香喷喷的粥,小石头意识到,他娘真的不一样了,他只希望这回温柔的娘能呆久一点,让凶巴巴的娘晚点儿出现吧。
吃了饭,又匆忙洗了个澡,回到房间的顾丽娘看到小家伙斜靠着他那张小土炕,迷瞪着眼,头一点一点的,显然是困极了。
小家伙见了顾丽娘,仍旧迷糊糊的,用着孩童特有的甜糯嗓音问道,“娘,小被被呢?”
原来今天她将被子蚊帐都拆来洗了,却没给小家伙装上,害得小家伙想睡觉也睡不成。
看他这副可爱的样子,顾丽娘的心软得不成样子。她走过去,摸摸他的脑袋,将他抱起来,轻拍他的后背,哄道,“以后都跟娘一块儿睡吧?”天冷烧炕的时候也好省点碳。
“哦嗯。”小家伙埋在她胸前,小爪子揉揉鼻子又揉揉眼睛。
将他放到炕chuáng的里侧,顾丽娘跟着躺了上去,轻拍着他的背哄他入睡。
待他睡熟了,顾丽娘才磕上眼,心中细细思量。本来方家是有挺多地的,都被方大牛给败光了。不过这都是过去了,如今家里就只有两亩地了,咱还是现实点吧。目前的qíng况,光靠着那两亩薄田,他们两母子恐怕难以维持生计啊。古代田地的产出不比现代,现代亩产千斤,古代能有四分之一就了不得了。
而且听李婶说,她家地里的庄稼长势一般,估计着两亩地能有三石稻谷(360斤)就顶了天了。还得jiāo税,jiāo税后就剩下两百斤左右了。舂出来的米仅有百斤,却要吃上大半年。而且那两亩地又不单单种稻谷。这么一想,顾丽娘就觉得一阵头痛,决定明天让李婶带她到地里瞧瞧,自家地里种的什么,自个儿心里总得有个算才是。
她在现代,gān过许多行业,进过厂,摆过摊,后来攒了钱就去了夜大念了个行政管理,拿了证后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在一间小型企业里做了个助理。穿越后,她才发现,除了医生和厨师外,似乎所有的专业在这里都很jī肋,包括她自己学的这个行政管理。思来想去,她真是一筹莫展。算了,再看看吧。
第四章
由李婶带着,两人来到方家的地。李婶指着靠近路边的两亩地对顾丽娘说,“喏,这片儿地就是你家的了。对了,旁边那几亩就是我家的。”她指着一边huáng灿灿的麦地笑眯了眼。
顾丽娘一眼望去,两亩大的地,种的东西倒挺多的。小麦、花生、huáng豆、红薯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种着,间隔着还种上一些芋头。这些作物长势都很好,而且看这架式,已经到了可以收获的时候了。huáng豆结了饱满的豆荚,地里的花生有些个破土而出,红薯地里的泥更是裂了几道口子,隐约可见埋在泥里的红薯。
顾丽娘看着自家的地,恭维道,“哦,李叔很能gān呀,你们这地里的麦子,我瞧着就比旁的长得好。”
李婶听闻,乐得合不拢嘴,“这话你李叔听了准高兴。”
“实话。”
李婶笑道,“呵呵,今儿你来了正好,这两天抓紧时间把这些花生huáng豆的收回去吧。前两天我见你没jīng神,也不想去烦你,现在你好了,这地可不能不顾哇。”
顾丽娘自然点头应下。
从地里回来,顾丽娘的嘴一直微微翘着,她心里欢喜,家里总算是有个进项了,省着点儿,他们母子俩挨个半年不成问题。看这些作物,顾丽娘就隐约猜测她目前所在的凤台村算是偏北的。其实北方也没啥不好,只冬天冷得让人受不了。对了,平日里烧火剩下的碳头也得攒起来才行,可不能白白làng费了。要不,冬天得冻死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