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安点了头,方嬷嬷才客气地请了沙云娘出去,慧安瞧着两人背影消失,便不由想起初次见沙云娘时的qíng节。
那也是她第一次见到关元鹤呢,彼时他们尚互不相识,如今竟已共同孕育了一个生命,彼此成为对方不可或缺的另一半,白驹过隙,改变的不光是生活,更有她的心境。有关元鹤在身边的每一刻,她只觉前尘已逝,前世为qíng所伤的沈慧安,重生为仇恨所累的沈慧安,甚至是因对母亲愧疚而拼命努力想要承袭爵位的那个风阳侯独女都似幻影般消失了。如今她什么都不愿想,只愿这样一直相互陪伴,在光yīn流逝的岁月中守住他们的幸福……还有,他们的孩予!
慧安身体本就极好,如今虽是见了红,但在怀恩大师和沙云娘的共同调理下,很快她便能下chuáng活动了。而慧安走出房门却是两日后的清晨,她要做的第一件事自是将关元卓中毒一事查个水落石出。
这两日来府中四位主子相继病倒,关元卓醒来后竟真就变得头脑不清,致使崔氏当即便一头栽倒,接着也卧病在chuáng起不了身,二夫人接掌了府中事务,每日照顾一家人的起居已是忙乱不已,三夫人又是个只会凑热闹,挑不起大梁的。而关白泽因定国夫人之病亲送汤药,服侍在跟前,无暇顾及其他,关元鹤又寸步不离的照顾着慧安。一来众人皆在忙碌,再来关元鹤早也和关白泽说了,当日关元卓中毒一事慧安有意要亲自料理,故而此事竟是拖到了这日才被重新提起。
慧安自屋中出来,方嬷嬷便道当日涉事的奴才们都已在花厅前侯着了。慧安闻言只点了点头,便扶着方嬷嬷的手到了花厅,果然院中已跪了不少下人,关白泽的几位姨娘也都尽数被请了来,包括关晨之被禁足的小妾小陈姨娘也在场,只除了崔氏卧病在chuáng,程敏瑜因小产还在坐月子,整个长房的所有女人都在这里了。
慧安落了座,瞧向院中战战兢兢跪着的一院人目光锐利而凛冽。
这两日来慧安虽是在屋中躺着,但该查的已让方嬷嬷问过,加之这两日来这些奴才们被看管了起来,时间拖得越久,反倒心理经受的折磨越多,心理防线早已松了,如今这种气氛之下,又被慧安锐利的视线一盯不少人已经打起了哆嗦,要知道府中出了这样的大事,兴许糊里糊涂地就要丢命,这时候各人也只能在心里求爷爷告奶奶地保佑这事不要牵连到自己了。
慧安目光四扫,半晌才沉声道:“想必大家也知道今日叫你们来此是因何事,六少爷如今还神志不清地病倒在chuáng上,因六少爷之故老太君和大夫人如今双双病倒,昨儿这事儿还惊动了圣上亲自闻讯。这谋害主子,在大辉却是株连至亲的大罪,一经查证,休说是那主谋之人,便是稍稍沾点边儿的也都别想活着离开这里!所以你们可都要想好了,知道些什么,看到听到些什么,该怎么回话,都掂量清楚,若是不小心做了那包庇之人,成了从犯,或是说话有虚言或隐瞒的,被查出来便休要怪我今儿心狠!你们也都长着眼晴,那边的棍子、杖子、鞭子之类的物件,今儿可都是要喝足了血的!你们可都想明白了?”
众人闻言不觉一颤,早先他们过来便看到了一旁早已准备好的行刑用具,还有那十来个膀大腰圆的婆子立在那里,睁着凶冷的眼睛,便似随时都准备招呼人一般。他们本就被看守了三天,饭食不济,话也不准说上一句,如今瞧着这阵仗,又听了慧安的话登时便响起一声声哭喊。
“奴才们不敢欺瞒少奶奶。”
“奴婢们定知无不言……”
慧安闻言这才点头,接着便冷声道:“当日那碗糖馏人参果是谁经手熬制的?”
慧安问罢,便有一个婆子忙跪着上前了两步,战战兢兢地哭喊道:“少奶奶饶命,那粥虽是奴婢熬的,但奴婢真不知道为什么里头会有毒啊,奴婢冤枉啊!”
慧安闻言却沉声道:“就凭六少爷吃了你熬的粥如今便中了毒,你便难逃一死!如果不想多受皮ròu之苦,你就该好好再想想,将该说的都说出来,若是因脑子不好使遗漏了什么,替别人背了罪过,将来进了阎王殿成了冤死鬼,却是悔之晚矣了。那天的事,你再好好想想,你熬粥期间可曾有人靠近过那灶台,或是发生什么不寻常的事?”
婆子听了慧安的话一个激灵,似又寻思了半天,这才忙回道:“奴婢熬粥时只有兰姨娘身边的丫鬟柳如来取过兰苑的食盒,和奴婢说了两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