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造地设_作者:三千界(152)

  那种qíng形下,唐劲也不可能有什么时间打电话。

  所以十之八九,这回是真的有动静了。

  有了动静,未必真要拔“刀子”,也可能做特勤的自己就料理了——他们的枪不是白配的。

  但两军对阵,不管明战暗战,往往qíng况难料。

  因此往往会先把军队以野外训练之类的名义拉出去,在附近备着,一旦qíng报凿实,或者事态恶化,再用;若是用不上,那是最好、最最好!照计划训练完了,照旧拉回来,也不白费。

  这种行动,别说唐劲了,就算他们的队长,在正式出击前,也未必知道具体qíng况!

  只不过,老兵以前经历过几回类似的事儿,肚子里明白;没经历过的,则能从资深的战友身上嗅到一缕半缕紧张气氛,心里大致也有个数儿。

  唐劲是老兵。这个简丹膝盖都不用想也知道:唐劲高中毕业十八岁当兵,前两年新兵训练下连队、参加比武大赛一路打到总军区,替成都军区拿到莫大荣誉,记一等功破格授衔,接下来一两年进侦察营侦查团之类的单位、参加现在那单位的选训,之后“进去”,gān到现在,可不就是五六年嘛!

  但老兵也好不到哪儿去。枪林弹雨之间,除了训练有素沉着镇定乃至习以为常举重若轻,还有大把的运气!归上帝管归如来管归撒旦管就是不归你管!

  俗话说得好,“瓦罐不离井边破,将军不免阵上亡”——她简丹自己就是例子!

  活生生的例子!

  不过简丹并不打算担心什么。

  ……

  因为简丹不喜欢担心,她也没空儿担心:首先,她有两场同学聚会;其次,她要去外婆家,这是简芳每年国庆的保留节目;再次,她与潘静、罗悦约了去爬香山;最后,她还有活儿要gān、有作业要写呢!

  两场同学聚会中,第一场是清华理学院的四中同学会,传统活动。即考入清华的四中历届同学们一块儿聚聚,会个餐。按惯例,由当年大二的同学们负责组织与买单,目的在于欢迎新生、联络感qíng。

  而由于北京四中每年考入清华的有一百多个,像今年就是一百三十六个,这聚会若一起来还难以组织,得分院系所,各自分开办——所以是清华、理学院、四中,同学会。

  第一场则是物理零四零一的班聚,城郊的农家游,两天一夜。

  新鲜出炉的班长刘诚力同学负责购买车票、约订住宿,并安排行程和节目。生活委员俞灿帮着统计女生这边的参与者名单,顺便预收份子钱——她本来就要管班费。

  其实,简丹在军训中的表现谁都看得见,那已然令简丹自然而然地累积起了一定的威信。而大学里竞选班内gān部,班主任与辅导员均只是组织一下,具体任命由学生们毛遂自荐,主动上去演讲。两者相加,第一次班会兼竞选开始时,物理零四零一的好些新生都等着看简丹上台。

  可当时简丹没上去。

  因为在大学期间担任班长、系学生会校学生会的部长与主席等等,到了毕业时,会成为社会工作方面颇为不错的一笔履历。因此不少院系有个不成文的惯例,那就是一年一度的班级竞选中,班长限任一届:可以当宣传委员、副班长等等参与班级工作,但班长这个位置,只能占据一年。

  这样子,四年就是四个机会、四个班长。

  简丹知道自己用不着这一笔添彩,简丹也清楚这个职位锻炼不了她什么能力。既然如此,她又何必争取呢?

  她不需要的机会,哪怕垂手可得,也不该取,而该让出来给这些孩子。

  否则,那是资源làng费。

  可别人哪里知道简丹外嫩里焦?

  第二天,中午,理学院四中同学会餐。在紫荆宿舍这边的新食堂,桃李园三层,订了个包厢。两桌。

  满满的两桌。

  大二的全到了。大三大四的又忙些,加上不用买单来了只管吃吃喝喝说说笑笑,这不来,也就没什么丢份子的,所以到了四分之三左右。

  这样下来,每个新生都能分到两三个师兄师姐,咨询各项事宜,连带得到一些用过的教材与辅导书——免费。

  其中左右两个师姐、背后挨着的另一桌的师兄,就问起了简丹的打算:军训结束那会儿,简丹在理学院,也已经小有名气了。

  美女嘛!

  简丹在学习、生活方面,都没有什么需要请教的,这就很快说到社会工作上。而三个师兄师姐都对简丹的qíng况很惊讶——什么社团都没参加?!一个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