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这晚,柯老夫人特特留下柯三爷说话,什么男儿汉志在四方,要以国家大事为己任,且教书育人,乃是圣贤之道,讲了一通大道理,最后叮嘱柯三爷,立刻起身,往白鹿书院就任。
柯三爷原本就有此意,次一番秉承母训,正好名正言顺曲求富贵功名,当即磕头:“孩儿谨遵母亲教诲。”
这一来,瑶糙们返家一月,再次启程返回汴京。
柯三爷这人十分执拗,离了家直奔书院,连汴京城也不进了。方氏也只好嫁jī随jī,听从柯三爷意愿,先去书院安顿好了再去拜见父母亲友。
楚景chūn一路保驾护航,只把柯三爷一家子送到书院,白鹿书院山长很给柯三爷面子,特特拨给柯家一个两进小院子,前院正方客厅花厅,两边厢房,后面三间正方,两边向三间厢房,一家子连带仆从住着正好。
只房中家具简陋些,只是一般硬木,所幸方氏瑶糙都不是贪图享受之人,只要一家子其乐融融,又有仆从伺候,尽够了。
之前因为柯三爷罢官,双胞胎蒙师不愿意离京请辞了,柯三爷便自己做了蒙师,亲自教导一双儿子读书,如今来到书院,到处是朗朗读书声,氛围更好,双胞胎学的更带劲儿了。
柯三爷一天之中顶多讲学一个时辰,余下时间便与妻小相处,教子读书。或是与书院其他教习煮酒烹茶,探究辩论,倒也乐呵得紧。
瑶糙以为无论盛世乱世,身怀技艺总不亏,便以培养弟弟们文武全才诱导父母双亲,鼓动双胞胎兄弟跟随自己跑步练武健身。方氏柯三爷很以为然,瑶糙由是名言正顺成了弟弟武学师傅,每日里身着男装英姿飒慡,带着一双弟弟每日清晨cao练于后山山水树林间,教导弟弟们踢腿扎马练剑,过着温馨祥和又充满激qíng的生活。
这种充实又温馨的日子,让瑶糙有身在桃源的错觉。
有时候瑶糙不免心中畅想,就这样一家人和和美美住在青山绿水间,嫁不出去又何妨!
闲暇时,柯家有方英勋以及宋必武回来家蹭饭。楚景chūn也来过几次,原来白鹿书院山长竟然是楚景chūn辞官归隐叔爷爷。
瑶糙顿时恍然,怪道能替山长做主了。
方氏闻讯不免感叹:“好相貌,好品德,好才学,如何天公不作美呢?”
不过,双胞胎跟楚景chūn逐渐熟识起来,楚景chūn每次来都会给两个小家伙带吃食,玩具。楚景chūn送了两个小家伙一人一把银弹弓,配有铁弹子无数。带着两家后到后山伏击she兔子,这比跟着姐姐she麻雀好玩多了。更得人心者,每每下山,楚景chūn可以伸平了双臂,一只胳膊挑一个,猴子似的挑着两人满山跑。这可是瑶糙万不能够。
楚景chūn不过来了三五次,两个小叛徒已经楚哥哥叫上了。
方氏勒令改口叫叔叔,他们调脸就忘了,反头指责说‘糙糙不讲礼仪规矩,不该叫楚大人楚探花,应该叫哥哥。’
可是人家真心对双胞胎好,没有理由,也没有立场赶人,这书院原是人家叔公开呢!
瑶糙郁闷,方氏叹息。
幸福的日子容易过,转眼就是金秋十月天,漫山红遍,层林尽染。这一日,合着舒慡的秋韵,柯家小院这一日接待一位浑身流火访客,汴京城顶顶有名官媒李巧嘴。
这人跟方氏熟悉,曾经围着方氏,想把瑶糙嫁出去赚些茶水费,后来也无qíng的拒绝了方氏。主宾坐定,方氏吩咐茶水伺候,因问:“李大娘别来无恙,今番贵足踏贱地却为何来?”
李巧嘴咯咯一笑:“嗳哟,到底是同知娘子,说起话来文文雅雅实在好听得紧。”
方氏一笑cha话:“大娘健忘的很哪,现在已经不是同知娘子了,别人都叫我方师母。”
李巧嘴再次赔笑:“无论师母还是同知夫人,左不过是官家夫人,小的给方夫人见礼,方夫人安好,您能赏脸接见民妇,可是民妇三生修来福气哟。”
方氏知道这些媒婆捧起来能叫你观音娘娘,玉皇大帝,翻起脸来能把人踩进土里,任她说得舌灿莲花,只是淡淡笑问:“大娘不必多礼,有话讲来。”
这话没说尽兴,还有下句隐台词,无事退下,本夫人事忙。
李巧嘴走惯了官家富贵家,哪能不会看眼色,忙到:“是,夫人,民妇今日到此乃是受人所托,来给贵府千金说亲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