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变身花费的时间比上次多了一会儿,不过感觉还好,现在变身时间已经可以坚持6个小时,足够做很多事,她走到街上,寻找墨九的身影,然而墨九已经离开有一会儿,又哪里能找得到?
肚子这时候咕噜噜的叫起来,钟子琦摸摸肚皮,决定还是先去吃点东西吧。
数着手里十个铜板,再多的她也不敢拿了,他们的钱并不多,基数唯一多的就是铜板这类散钱,丢了几个想来墨九也不会一一去查,钟子琦找了一家刚支起摊子的混沌摊,要了一碗混沌吃了起来,混沌皮薄馅大,尤其ròu馅非常新鲜好吃,果然是养了一两年头的猪ròu,就是比饲料催熟的猪ròu好吃。
她发现,人身和熊身的口味完全不一样,人身的口味跟她从前更像一些,也更能接受熟食,她吃的头也不抬,对面座位坐了个人也没注意,直到摊主端了一碗混沌放在桌子上才引起她的注意。
她抬头看去,只见一名披发男子坐在对面,面容普通,丢在人群里一会儿就找不见的那种,不过他的手很漂亮,细长有力,皮肤也很好,完全想象不到如此普通的汉子能拥有这么一双漂亮的手。
跟墨九有得一拼了。
那男子察觉到钟子琦的目光,咽下口中的混沌抬起了头,上下打量了她几眼,嘴唇勾起,眼睛微眯,开口的声音甚是好听:“冷侠,墨九?”
第60章 番外(墨九)
三姓村是周边村子里最富的一个村子, 村里由墨、水、木三大姓氏组成, 所以取名为三姓村。
老墨家族第四代排行第五的墨全在二年前喜得一对双生儿子, 分别取名为墨九、墨十,深得墨全夫妻俩的喜爱, 夫妻俩十六岁完婚, 前四个生的都是女儿,第五个才得了一个大胖小子,从此连续生了六个儿子才消停,墨母生墨九墨十的时候已经36岁了,算是高龄产妇, 当时很是凶险,不过如今一家十二口人和和美美, 小日子过的很是不错,墨九的四个姐姐都已经出嫁,嫁的不远,就在自家村子里, 平时不忙的时候也会回来帮爹娘带带弟弟们, 五哥和六哥在城里的铁匠铺当了学徒, 老铁匠也是村里走出去的, 跟墨全称兄道弟, 给了他两个儿子不错的安排,七哥八哥一个八岁,一个五岁,也能做些简单的家务活, 只有墨九和墨十还穿着开膛裤满院子跑。
二岁那年,墨九比墨十学跑学的快,墨十每次跑都会绊倒,总要抱着九哥的腿哭很长的时间而且谁哄都哄不好,墨九不哭不闹,将十弟拉起来拍拍衣服拍拍头,墨十立刻不哭了,大人们都说双生子有心灵感应,所以才会这般。
四岁那年,墨九沉迷上了听戏,还最爱听江湖大侠惩jian除恶的武戏,常常跑到村口听水家的十六叔姥爷讲江湖大侠的故事,十六叔姥爷年轻的时候是在城里茶楼说书的,后来年纪大了讲不动了,就回了村养老,偶尔清闲时便坐在村口的杨树下给爱听戏的村民讲讲曾经的段子。
他讲的故事生动又有趣,墨九每次都准时坐在杨树下的小石凳上,乖乖巧巧的,特别招人喜欢,听完后,就会找个小树棍按着十六叔姥爷口中的人物那般比划着动作,身边的小伙伴也会这样,不过墨九不像他们一样呜呜喳喳,轮着木棍东跑西串推攘嬉闹,只是沉着张小脸自己一个人很认真的比划着,那一招一式还挺有些模样。
而墨十却非常喜欢看书,村子里有十里八村唯一的秀才公开的私塾,墨全家在村子里也算是个大户,所以喜欢将孩子送过去学学识文断字的本事儿,不求考取功名,只求能看懂契约读懂家信,出门在外别被人在字面上坑了骗了就行。
墨家的老七到老十都在这里读书,秀才公要的束脩也不贵,吃的用的银钱都可以,墨家地多,每个月给先生些米面,逢年过节再送些jī蛋肥ròu,算是jiāo了束脩。
墨十在老墨家乃至于整个私塾的学生中,读书读的是最好的,先生jiāo过一遍的诗词一下子就能背下来,课堂上从来没挨过手板,他能说会道,嘴巴又甜,读书又好,夫子很是喜爱他,经常给他来小灶,而墨九就不太喜欢读书了,学会了几十个字,会算两位数以内的算术后就天天跑村口听十六叔姥爷讲书去了。
双胞胎的xing格总是这样南辕北辙,向两个极端发展,墨九好武,墨十好文,就目前来看,墨十日后保不准能考个秀才,成为十里八村第二个秀才,而墨九,说不定以后能当个有钱老爷家里的家院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