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仙府种田纪事_作者:一杯红酒到天明(170)

  等第二天早晨捞出小麦控水,放入箩筐内,摆在温暖的西厢小厅里,每天用温水淋芽两三次。小安跟着chūn分,就像当初育秧时一样,详细记录着每个步骤。这样过了三天,麦粒里慢慢长出两片嫩嫩小小的叶子来,大伙儿一起动手,将小叶子切成极碎的小末。

  然后将前几天磨好的包谷碎粒洗净,在水中浸泡五六个小时,趁着这段时间,又挑了十斤好地瓜,磨成豆腐渣的样子,等到包谷碎粒吸水膨胀后,捞起沥gān,混合上地瓜渣一起放在大蒸笼里,烧大火开始蒸至没有硬芯儿,然后取出铺在竹席上,晾凉至不烫手的程度。

  然后把麦芽的碎末均匀拌进去,发酵五六个小时,再装入棉布袋内,扎牢袋口,用力绞压榨出糖汁儿来。

  看着木盆里淡褐色黏糊糖汁儿,木艾用筷子挑起一点儿尝了尝,说实话她也有些忐忑,生怕中毒。这些步骤只是依照着书上几句简单介绍,具体各种用料的jīng确量,还有发酵时间等等细节都是靠着猜测而来,实在有些冒险。但是,显然老天爷也抵抗不了辛巴的怨念,大手一挥,赐下这次试验圆满成功,糖汁儿里没有任何怪味道,一如印象中的甘甜,总算没有白忙碌。

  回身喊了chūn分几个都来尝尝,得到了一片欢呼,这可比甜浆要好吃多了。辛巴晃着圆滚滚的小身子挤进来,舀了一勺子就塞嘴里了,木艾连忙抢下勺子,这样吃下去,牙齿就等着疼吧。

  胖小子可怜巴巴的看着妈妈,小嘴死死抿着,大有马上就会山洪爆发的趋势。木艾最见不得他这个样子,赶紧挥手拿了花生、瓜子和芝麻出来,哄着他说还没做好呢,再等一会儿加上这几样,会更好吃。

  然后就指挥着几个丫头把这三样炒熟了,捣成碎粒,分别混在麦芽糖里,等到半凝固时在提前预备好的模具压平,切成极小的方块。这样一来,卖相更好不说,甘甜中又多了花生、瓜子和芝麻的香味。

  辛巴欢喜得每样都尝了尝,最后用油纸包了一把花生糖,亲了妈妈一脸的糖水,一蹦一跳跑出去找丰收雨顺显摆去了。

  chūn分递上了湿帕子,木艾仔细擦了脸,嘴上笑骂道,“这胖小子,心眼儿越来越多了,知道我不准他多吃,就单挑最爱吃的拿,还打着丰收雨顺的幌子多拿了两块。”

  心里眼里却都是满满的快活,日子就应该是这样子过的,简简单单的幸福,丰衣足食的快乐。

  回身吩咐小丫头们分出一些给府里众人都尝尝,然后再照方子多做上几次,练好了手艺,预备着过两月当做年礼送出去。说完亲自每样儿捡了十几块装了两盘,端去东跨院送给老太太和栓栓尝尝。

  今日村里那几个女孩子相约来和栓栓一起做针线,此时正围坐在小厅里认真学着冬至打绺子的手法,见木艾进来,连忙起身行礼,木艾笑着说道,“不要多礼,打绺子就怕半路中断,你们可别忘了编到哪里才好”

  “呀,对啊,我数到多少个结了?”一个十二三岁穿绿袄的女孩子立刻惊叫起来,小脸儿懊恼的皱成一团,惹得屋里人都笑起来。

  木艾亲手端了盘子到她面前,示意她拿一块,“反正也忘了,一会儿再做吧,先尝块糖吧,我刚做好的。”

  女孩子吐了吐舌头,也不忸怩客气,伸出手指拿了块花生糖小小咬了一口,“啊,真脆真甜,这是怎么做的?比甜浆要好吃太多了!”她睁着大眼睛,惊奇的问出声。其它女孩子也已经从盘子拿了糖,听她这样赞叹,纷纷放进嘴里,眼睛也都笑得眯了起来。

  栓栓慢慢年纪渐长,又日日跟在姐姐身边看她处理家务,耳闻目染之下,心智也渐渐成熟许多。知道自家姐姐每次琢磨出来的东西,都是有大用处的,做法和配料方子必然不能随便透露出去,于是,笑着招呼女孩子们继续打绺子,把话题岔了开去。

  木艾赞赏得看了她一眼,转身进里间陪奶奶说话去了。

  老太太经过这么多天的细心照料调养,身体虽然不像原来那样硬朗利落,但是走路说话已经不成问题。此时她正和冬至一边绣花一边说些闲话,木艾怕她累坏眼睛,总是劝她多歇歇,但是老太太不识字不能读书,这时空又没有电视可看,无奈,除了多来陪她,也只能任她做针线打发时间了。

  老太太尝了块糖,笑着说好,然后找了个借口支了冬至出去,拉了木艾坐到身边,面上满是为难之色,“仙仙,奶奶跟你商量一下,明日…明日奶奶想搬回西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