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仙府种田纪事_作者:一杯红酒到天明(254)

  这么多年虽然穷苦,受人嘲笑,王老太却一直不肯放低姿态,越发着轻其它行业了。

  王书生躬身应下母亲的话,转身拿布匹和点心匣子给母亲观看,两只匣子里装的点心都是平日里没见过的,模样十分jīng致新奇,一着就知道一定很贵重。

  老太太满意的点点头,仔细放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欠了哪家人qíng,拎着这点心去走动也还上一还。

  再翻看那四匹布,她脸上的喜色就更浓了,设在上面的两匹都是上好织锦,一匹石青,一匹堂蓝,极适合裁剪了给儿子做两套儒袍,去参加同窗诗会或者赴宴,一定很体面气派。下面两匹则是素色的细纹棉布,入手柔软,也是做中衣或者袜子的好料子...

  不提老太太翻看谢礼,单说木艾一行人回了随园,照旧带着孩子们读书玩耍。第二日晚,卫府和肖府前后脚的功夫儿,接连送了孩子和行李过来。木艾想了想,也没有才拒绝,放了他们和辛巴几十一起玩闹。

  经过秋分和木三几人的用心经营,店里诸事都上了轧道,所以,只留了秋分、柔兰、长乐和怡然四人在后厨,前面木三带着清风明月两人照料生意,可心要一起跟着回村里伺候,毕竟家里一下子多了四个孩子,每日的三餐就是一项大任务了。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孩子们尚未睡醒,就被几个丫头轻手轻脚穿好衣衫,抱上了马车。

  车厢里铺了厚厚的被褥,一路走在官道也没有多么难走,待拐进了小路,就开始颠簸起来,孩子们陆续醒来,都凑到妈妈身旁,面色微微有些惊慌。

  木艾没有办法,只好旧话重提,拿了张大纸出来,引着他们讨论过几年出门看海时要什么样子的马车赶路,车厢多长多宽,里面要怎么设计,哪里放点心匣子,哪里放茶叶茶具,怎么把烧水的小炉子固定在马车上,怎么节省空间?

  小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鼓励,要让他们有一种被重视被需要的感觉,这样,他们才能找到他们的存在感,并且为之努力。

  果然,孩子们见妈妈询问他们的意见,都很开心,纷纷说着自己的想

  法。

  涛儿和斌儿那日不在,此时听了也觉得很是有趣,兴致勃勃的一起讨论起来。

  大禹莺儿两人得了妈妈的夸奖,小脸儿兴奋的通红,木艾也不理什么规矩避讳,每人亲了一下额头。

  他们己经满了十岁,多少知道些男女避讳。特别是涛儿,平日在家,祖母和两位嬷嬷,虽然对他百般宠溺,但是从他七岁以后,却是再也不肯抱他,更别提如此亲密的动作,脸色就越发涨红起来,但是心里却是甜兹兹的,筒直比以前得了爹爹的夸奖还要高兴。

  辛巴和斌儿还小,见不得妈妈忽视他们,攀在妈妈身上嚷着要求公平对待。于是木艾也在他们和幸儿、栓栓头上各亲了一下,惹得栓栓抗议,她是大姑娘了,姐姐不能再把妃当小孩子!

  正文第一百三十五章安顿(疯狂求粉红!)

  第一百三十五章安顿(疯狂求粉红!)

  (同志们关键时刻到了,红酒盼望大家的粉红雨啊,第三有奖金,第四好悲催,所以,大家多支持红酒啊谢谢)

  就这样说笑着,马车进了村子,管家郭淮领着府里留守的众人开了大门迎了他们一行人进去,涛儿诚儿辛巴都是熟门熟路,大禹和幸儿却是第一次回来。

  他们这才知道,城里那座院子是妈**临时住处,这座古朴宽敞的大宅才是妈妈真正的家。

  待迈进了大厅的双扇棱花门,屋里扑面而来的热气带着淡淡清香,四周华贵jīng致的桌椅摆设儿又让兄妹两个有些束手束脚,紧紧跟在妈妈身后不肯离开。

  木艾看出他们的紧张,拍拍他们的头,帮着兄妹俩脱了外面的厚棉斗篷,笑着说道,“这里是妈**家,以后也是你们的家,你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必害怕,懂吗?”

  说完喊了像脱缰野马一样四处探看的辛巴,叫他带着哥哥妹妹熟悉一下,胖小子很高兴做导游,蹦跳着牵了哥哥妹妹的手,拉着他们和诚儿涛儿一起看他的游戏室去了。

  栓栓也回了她的屋子换衣裙,木艾身边终于清静下来,就坐了主位,边喝茶歇息边听郭淮汇报这半月来的各种琐事。

  因为村中今年将要种新菜蔬之事,从花王城里传了出来。这几日就开始吵嚷了出来,倒不是乡亲们又什么不满之处,而是各家各户得到了消息的亲戚们纷纷找上门了,七大姨八大舅,外加姻亲远房,简直应有尽有。目的只有一个,想要些种子,村民们当然不能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