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仙府种田纪事_作者:一杯红酒到天明(451)

  而魏才子的恩师韩先生就是在学院中任教超过十五年的资深先生,生平最喜研读八股文章,也确实有些心得,所以,很得众位同行先生和学生的尊敬。

  今日恰逢学院的沐休日,学生们因为茶馆一事,早早都跑了出去,院里一时清静了下来,韩先生就受了几位同僚的邀约,一起坐在花园中的亭子里赏花喝茶,顺便做上几首应景的诗词。

  魏才子急忙忙的小跑过来时,几人正为一句诗词里的用字计较,文人的倔脾气一上来,都觉自己有理,哪里还管什么平日jiāoqíng,正吵得汗流浃背。

  韩先生远远见自己的得意学生手里拎着食盒赶来,连忙借机会,劝着几位先生坐下,然后温和一笑,问道,“安之,你这是从哪里赶来?怎么还拎着食盒?”

  魏才子放下食盒,恭敬有礼的四下作揖给自己恩师和几位先生问好,几位先生被学生看了自己的争吵样子,有些尴尬,微微抬手免了他的礼。

  魏才子说道,“恩师,今日学生在院外的兴庆茶馆,因为猜出了一道难题,得了几碗几位美味的冰碗,不敢独自享用。所以,特意送回给恩师和众位先生解暑。”

  韩先生尚未说话,旁边一位长须飘然的老先生先开了口,惊奇问道,“哦?安之说的难题,可是那一休小童的故事?”

  魏才子恭敬答道,“回冯先生,正是。”

  旁边一位红色脸膛的中年先生接话说道,“原来冯兄也听说了,我教授的那几个顽劣学生,昨日还特意跑来请教,我正研究一本古籍,哪有功夫理这些闲事,不过,听他们说着,故事倒是很有趣。安之能猜出答案,当真是聪慧,起码比我那几个学生可要qiáng上许多。”

  魏才子连忙谦虚回道,“杨先生夸奖了,学生也是侥幸猜出,而且这其中也有王兄、唐兄几人的功劳。这冰碗也是大家委托我送回来,孝敬各位先生的。”

  他这话一捧,红脸膛的杨先生立刻喜上眉梢,毕竟没有哪个先生不喜欢自己的学生出息的,而且还是在这些刚才还跟他争得厉害的同僚面前。

  韩先生哈哈一笑,说道,“那还等什么,安之,快把那冰碗拿出来,给先生们尝一尝。”

  魏才子连忙上前,把食盒放在桌上,取出里面的五只小碗,分别cha上银勺,说来也巧,正好每位先生一碗,如果人多碗少,还不好分配了。

  韩先生看了看几碗眼色鲜艳的吃食,也不客气,毕竟这冰碗是他的学生送回的,抬手选了一碗翠色的,然后其余几位先生也分别取了一碗,如此凉慡美味的冰激凌吃下肚子,纷纷赞不绝口,再听魏才子讲了所有经过。这几位年龄家在一起都快超过三百的先生,互相对视一眼,心里都猜到了清风的最终目的。

  听见魏才子还在一旁说道,“可惜,这冰碗是解题的彩头,如若不然,以后,每日给恩师买上一碗回来,这暑日就不会太难熬了。”

  韩先生半是欣慰半是好笑的把自己面前的空碗推到桌前,笑道,“放心,这冰碗一定会有人卖。”另几位先生也笑眯眯的附和。

  魏才子不知道几位先生为何如此笃定,但是,他也没敢询问,收拾好碗勺,告辞几位先生,又匆匆赶回茶馆。

  清风吊足了众人的胃口,正跑到大禹和老掌柜身前请示,“小主子,诸位先生是在太过喜爱这冰碗,都惦记着给家里的幼子老母解解暑。您看…”

  旁边众人这才知道,原来坐在角落这个锦衣玉带、眉清目秀的半大孩子才是正主啊,于是也围上前来,一口一个小公子的叫着,试图结jiāo一二。

  大禹站起身来,和众人拱手见礼,然后好似微带为难的沉吟片刻,才道,“这冰碗本是家母作为彩头,奖励我们兄妹解题的。我们兄妹一时淘气,把题目透露给府中下人,这才惹了今日这场热闹。既然众位兄台如此喜爱,说不得,我定要讲给家母听,开间专卖冰碗的铺子。当然家母是否准许,我就不能保证了。”

  人群里一位瘦小的男子,连忙拱手上前,眼里jīng光闪烁,笑眯眯问道,“不知这位小公子贵姓,府居哪里?能做出如此美味冰碗,想来绝对是家学渊源。”

  大禹心里冷笑,这位是把他当小孩子哄了,怎么还要套问出自己出自哪府,要上门去买方子不成,可惜他打错了主意,自己可不是随便好欺负的。他温和笑着回道,“这位兄台谬赞了,我家居神山脚下木仙府,小门小户。不过有几亩田,城中有两间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