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仙府种田纪事_作者:一杯红酒到天明(805)

  苗壮怎么听这话怎么别扭,他也猜不透木艾的来意,只得gān笑两声,“殿下,今日天气炎热,不如殿下与逍遥王一起移驾到下官的府邸小歇片刻,可好?”

  木艾好似不经意的扫了一眼右前方的人群,然后点头说好,起身正要重新登车之时,路边去突然冲出一个中年男子,青灰色的短打衣衫,黝黑的脸庞,显见是个常年劳作受过日晒的庄稼人。

  他几步窜到马车旁,倒头就跪,大声哭喊,“亲王殿下,为小人做主啊,亲王殿下求您救救小人一家xing命啊。”

  苗壮瞬间黑了脸色,狠狠瞪了一眼身旁的亲信,低声斥责道,“还愣gān什么?还不快让人把他拉开。”

  那亲信连忙唤了两个兵卒,走到木艾身旁,陪笑道,“仙夫人受惊了,这人是我们城里一个有名的疯子,今日见此热闹,又来此闹事,下官这就把他带走。”

  说着话,他就要把那中年男子拉开,这人是木艾吩咐木十七等人安排下的,怎么可能让他几句话坏了计划,于是出声喊道,“慢着”

  那两个兵卒此时已经牢牢捉住男子的手臂了,听见木艾命令,犹豫了一下,但是依旧在那亲信属官的示意下拉着男子就走。

  孔喜大怒,摘下长刀,也不出鞘,几步上前抬手间就用刀背磕晕了两个兵卒,嘴里厉声呵斥道,“瞎了狗眼的东西,连亲王殿下的命令都敢违逆,活腻了不成?”

  苗壮几人眼里闪过一抹焦急,但还是上前连声行礼致歉,“殿下息怒,这两个兵卒鲁莽了,下官定会严加惩处。”

  木艾淡淡一笑,也不理会他们,只看了那中年男子问道,“本王生就一副软心肠,连太后娘娘都曾言,本王有些过于仁善,不过,本xing难移,索xing就当结善缘了,今日听得你喊救命,说不得要问问,你要本王如何救你xing命?”

  那中年男子大喜,低头咚咚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高声说道,“亲王殿下,小人是城外西北十里处绿柳庄的村民,家中有一老母和十岁小儿,七日前,小人进城来帮工,指望着赚些铜钱回去,送小儿去私塾读书识字。

  可是,突然天降bào雨,小人惦记老母,想要回去照料,可是老板店里忙,又多留了小人两日,等小人拿了工钱要出城回家时,城门却突然关闭了,任小人百般哀求,这些兵卒们也不肯开,小人气急骂了几句,他们就把小人bào打一顿,还说城外发了洪水,小人的老母幼子肯定被洪水冲跑了,不用找了,小人不服气,就说要告到府衙,他们居然说这城门就是府尹老爷怕那些灾民进来乞讨,才让关上的,没有府尹老爷的命令,谁也出不去。

  小人今日总算见到城门开了,想求殿下替小人做主,放小人出城回家去,小人的老母和幼子,也不知到底…到底是不是遭了难了?”

  这男子说着,就掉了眼泪,堂堂七尺男儿,哭得让孩童一般,惹得周围众人都跟着唏嘘起来,有那也有亲友在城外,想着大雨停下几日了,打算出去看看的,或者有那想要趁着这灾难,出去买卖人口赚银子的,就连声跟着起哄,“对啊,对啊,现在洪水退了,灾民也走了,府尹老爷该开城门了。”

  苗壮等人听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暗自咬牙恼怒。

  木艾略微点头,看向苗壮等人,笑道,“不瞒苗大人说,本王昨日就到了咱们蓉城的地界,正好遇上那些无家可归的灾民,一时心生怜悯,就舍了些米粮赈济,结果却引来灾民无数,今日更是超过万人之多。本王听得灾民所言,蓉城及南边的涯城、烈城都被这场洪水祸及,百姓们家园被毁极多,恐怕比五年那场洪水危害还要大。本王一人的能力毕竟有限,拿出全部米粮,也支撑不过几日,所以,今日一是进城走走,见识一下蓉城的景致,二来就是请苗大人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说到这里,她顿了顿,看向周围的人群,又说道,“听说,城里的米价也是飞涨,比平日高出三倍有余,苗大人开仓放赈,那些米商见无力可图,也就不会囤积,米价自然会降下来,城中百姓们也定能恢复往日生活。”

  周围众人听了这话,忍不住发出一阵欢呼声,城中的大户人家或者那些殷实人家皆存有米粮,足够自家食用半年以上,只有他们这样的小商贩或者没有田产者才需到米店买米,也就是受害最深的群体,此时听说米价要降下来都一迭声的喊道,“亲王殿下英明,亲王殿下为我们百姓做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