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路左侧,靠近客栈后侧建了一溜十八栋排房,每排六十六间,每三间又用篱笆隔出一个小院落,青砖灰瓦,没有什么雕花刻图,但却显得极朴实大气。右侧路边则是不知要作何所用的几间高梁大屋,建的倒是比那些排房jīng致许多。
高梁大屋后面是十几亩农田,平日种菜或者种些稻米,都是极方便的。
青石路的尽头是一座三进的四合院,就是以后的布艺作坊了。
整个小镇背靠山坡,前瞻官路,无论进城还是远行都很是方便。
当晚,大禹抱了一堆账本给妈妈过目,然后言道,明日要人进城找个算命先生掐算一个吉日。木艾虽然被人称为仙,却是不信这些算命卜卦的,择日不如撞日,就定了明日简单庆贺一下。
于是,第二日一早所有人就都忙碌开了,刚至午时,长长的鞭pào从门楼上垂到地面上,大禹亲手点燃,震耳yù聋的轰响中,纸屑纷飞,孩童们捂着耳朵四处跑跳欢闹。
鞭pào声过后,那两扇松木大门被四个棒小伙合力推开,一个老者高声喊道,“开镇了,开镇了”嘶哑喜悦的长音儿传出很远。
官路上正巧路过的客商们远远见到,都好奇驻足观瞧,而那些在此忙碌一月的雇工们、灾民们,则恭敬立于门旁,等待仙夫人一家先行进入。
木艾提前一个时辰,就被小安几个人折腾着换了套银色织锦衣裙,盘了芙蓉鬓,cha了吞珠凤钗,一扫平日布衣布裙、简单挽发的慵懒模样,终于有了个百姓们想象中的那般谪仙气韵。
大禹幸儿和诚儿辛巴,也都同样盛装打扮,木艾想起空间里那几件衣衫,就挑了件玄色锦缎绣了苍鹰的出来,坚持要欧阳换上,欧阳无奈,皱着眉头换了,下得楼来却惹得所有人盯着他转不开眼睛。
他平日从来都是玄色短打布衣的护卫装束,众人看着习惯了,可是今日这套锦缎衣衫加身,却衬得他丰神俊朗,冷酷不羁,好似整个人就如那衣上的苍鹰一般,孤傲冷厉,翱翔与九天之外,冷眼俯瞰众生。众人怎么比较,都好似与平日那个寡言的护卫不似一人。
木艾见他被众人看得眉头紧皱,脸色也隐隐有些发红,心里好笑,上前替他理了理衣襟,低声道,“以后你恐怕要常穿这样的衣衫,时日久了,就习惯了。”说完,到底忍不住,又压低了声音,快速在他耳边说了一句话。然后脸色微红的扭头吩咐众人,“出门吧。”
几个孩子和丫鬟们应声,开门走了出去了。
欧阳走在最后,看着前面端庄高贵的女子,嘴角高高翘了起来,帅?记得这个字曾被她刻在小印上,想来应该是赞他俊美吧…
木艾和欧阳一起带着几个孩子来到门楼前,众工匠和灾民们齐声行礼,木艾等人笑着温言几句,然后就当先穿过了那两扇松木大门,顺着青石路向里走去。
正文第四百二十六章乐园
第四百二十六章乐园
大禹走在妈妈身侧,略带骄傲的指了各处介绍着,“妈妈,这排房里的木器等物已经订做了,三日后,应该就能运来。那边几间大屋,三间做铺面,卖些杂货,两间做个小医馆。”
木艾牵着小女儿的手,赞道,“这样安排好,平日买个杂货,看个风寒小病儿也不必进城去。”
一家人说笑着,就到了那三进院落门前,第一进很是宽敞,除了倒座房就是影壁和车马院,二进三进进则三面俱是房舍,随便推开一间都是木质地板,刷了清漆的地板下盘着地龙,一张张三尺见方的乌木桌子整齐排列着,倒有些现代服装厂fèng纫机林立的模样。
二进左侧跨院做账房,右侧则拾掇出来,备着管事们小歇或者平日待客之用。三进的两个跨院,则是原材料的库房和成品包装之处。
整个作坊的安排很是合理,而且考虑到做工都是女子的原因,院子一侧又修了夹道,必要时开了角门,不必走正门也能出了作坊。
木艾其实平日里早与欧阳四处看了个大概,但是本着鼓励几个孩子的原则,孩子们如此骄傲的献宝一般,她当然不会吝啬,很是夸赞了一番,连带几个掌柜都得了额外的赏银,一时间所有人都欢喜极了。
跟随在他们身后进来的工匠和灾民们,则是兴奋的满脸通红,工匠们心中欢喜,这样在整个百花都数第一规整漂亮的小镇出自于他们手下,而那些在营地里滞留多日的老弱妇孺们则恨不得跪下磕头拜谢,因为他们以后就要住在这里了,做着轻巧的活计,不用再愁吃穿,孩子有书读,以后也有了安身立命的本事,别说与流亡时候比,就是比之受灾之前,简直也是一步登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