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户人家_作者:绯桃(87)

  原来,那江寒之在孙婆婆之后又去寻了正留守在枫林苑的丫头青缎,让她偷偷的将这消息透漏给江家几个有头有脸嘴巴又严的管事娘子。江寒之打的好算盘,那些管事娘子嘴巴虽严,可心里未尝没有自己的小心思。她们不会将老太太的丑闻说给外人听,可却绝对会告诉自己的丈夫和至亲,以便将来真的出了什么事端,自家亲友也好有个应对。

  江谈听了妻子的一番话,立刻认识到事qíng重大,可偏偏天色已晚,二门已锁,只能先让自己媳妇寻了那二门上的婆子,让她先去上房请见老太爷,不想却被老太太的陪房马嬷嬷拦在了门外。

  而那厢孙婆婆和石婆子做好一切后,便安安静静的躲在家中回想着今日发生的一切,两个人睁着眼睛一夜无眠。第二日天刚亮,孙婆婆便再次去了石婆子家中,两人又是一番商讨,那石婆子吃了晌饭又打扮一番之后便去了就住在府衙后街的杜家,打着给杜管家女儿说媒的幌子,将孙婆婆jiāo待的讯息说给了杜家娘子。那杜家娘子是个jīng明能gān又惯会听风观影的,当晚得了个空儿便将事qíng说给了自家男人。杜管家心知那江老太爷乃是知府大人的挚jiāo好友,两人隔几日便要一聚的,因此也不敢耽误,急忙换了衣裳就要出门。

  再说那孙婆婆跟着江寒之派来的人守在杜家门前,果然见杜管家神色匆匆的去见了知府大人。当夜孙婆子和她的老姐妹石婆子便被叫到了杜家,孙婆婆自然不敢抖出江寒之,只说是从江家下人口中得知的。那杜管家左思右想,最近和媒人接触多的也就是那江家老太太跟前儿的陪房妈妈呀?可这风声总不会是老太太身边的人放出来的吧?杜管家纠结了,再次细细的问了两个老婆子,偏偏二人口径一致,不论问了几次都是同样的说法。杜管家思量后觉得这根源还是出在江家本身,至于外头的人,还真是没几个人知道,于是便狠狠的警告了孙婆婆两个,让她们再不许说三道四,见两人诺诺的应了,便回去向知府jiāo差。

  而那知府,也极为认同管家的说法,因此第二日天还不亮便命人守在江府门前,守门的仆役一出来,便急忙递上拜帖。

  其实,江寒之的这个计谋并不周密,甚至可以说是漏dòng百出。这样有针对xing的流言,熟悉江家内qíng的人一猜便可知道幕后主使者。可以当时的qíng况来讲,江寒之并没有时间去思量一个周密的计策,或许和老太爷直言倒是个极为有效的办法,可这样对于老太太却一点损伤都没有,他觉得老太爷即便心里如何恼火老太太,在外面,还是会护着她的。

  因此,只有想一个办法,引起老太爷的重视,只有让他老人家认识到事qíng的严重xing,心里才会越加恼火老太太的不懂分寸。只要能稍稍教训一下老太太,就算因此bào漏自己也无妨,就当是为贞儿出口气了。存了这样心思的江寒之,做起事qíng来更是不管不顾,只要能达到目的,便是被老太爷责罚他也认了。于是一连串儿的事qíng做下来,效果还真是出奇的好!

  第四十一章流言中

  在老太爷心中,自家那个老妻虽然行事张扬跋扈,喜欢和儿媳妇争争权,爱在孙媳妇面前摆摆当家老祖宗的谱儿,可到底从没做过有损家族声誉的事qíng,在大是大非上面还是很有分寸的,加上对自己这个丈夫的话简直到了盲从的地步,让老太爷很是很是得意,否则他也不会护了她四十年。

  现如今江老太爷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自家那位老太太居然会蠢到想去损坏孙媳妇的名声。因此,不知事qíng始末的老太爷正在算计自己老妻这个不慈的名头到如今究竟有多少人知道,如何才能彻底堵住那些人的嘴,另一方面又纠结于如何惩治江寒之那个不孝孙子。

  而与此同时,知府老爷却决定再卖老太爷一次人qíng。江老太爷虽说是从尚书任上退下来的,可实际上,没有家族背景又xing格刚直死板的他,在朝中的结jiāo的那些人大多都是人走茶凉的面子qíng儿,若不是后来他们家迎娶了安国公家的姑娘,只怕江老太爷在京都重臣眼中还不如宰相家的大管家让人看重。现如今江老夫人将孙媳妇季氏得罪了,他刚刚得知的这消息想必江家还无人知晓,否则老太太也不会这样胆大包天,于是便悄悄的将皇帝出巡的事qíng说了出来。

  “如今圣旨已下,圣驾即将出京,最多五日便可到达峦城。这次出巡圣上想要体察民qíng,因此并未大肆声张……”知府顿了顿,又道,“您老朝中有人,下官想着这件事定是瞒不了您的,如今不过白说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