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最二/姑娘,请自重_作者:清风不解语(12)

  越吵越欢了。

  “住口!别说你要娶她为妻,就是纳为妾收为奴老子都嫌有rǔ门风!”

  “从小到大我做的哪件事顺过你的眼?我rǔ了你门风是吧,大不了我们搬出去住!”

  ……

  围观群众从一开始的兴致勃勃到后来的疲惫不堪,直到现在已然意兴阑珊,只是碍于“看戏要有始有终看都看了总要有个结局”的原则,才呆在原地继续围观。

  “你这个畜生!跟我回去!”

  “小范我们走!”

  终于告一段落了。围观众打呵欠的打呵欠,伸懒腰的伸懒腰,等待戏中这俩主角发现最后一件事——“咦,小范呢?”

  是的,女主角早就翻翻白眼走了。

  哦,对了,临走前还跟群众招呼了一声欢喜天里丰言大师新作上架的事。

  周家父子面面相觑,俱是一脸囧然。最后还是老的那个回过神来,占了先机,一把抓住小的那个,又朝旁边的家奴喝道:“还愣着gān什么!带少爷回去!”小的那个反抗无门,脱逃未遂,被按手按脚押回了将军府。

  剧终,人散。小贩们各就各位,路人们各行各道,街市之间又是一派井然,仿佛前一刻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这就是皇朝的风俗人qíng,这就是皇朝的百姓。

  若是你们以为这是淡定那就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是闷骚罢了。

  不难想象,京城的茶馆小肆又要热闹好一阵子了——这么多人一起目击的大八卦,光是每个人讲一个版本就够传上十天半个月了,更何况从皇朝百姓的平均瞎掰能力看来,每个人至少能掰上四个版本。

  当然,皇朝百姓中也有正直纯良而又不八卦的,比如书生。

  彼时,他在一旁的四宝斋里买纸笔。外面发生的一切,从范轻波与周子策争执到拥抱到老将军出现“棒打鸳鸯”,全程尽收眼底,紧皱的眉头没有一刻放松,直到范轻波离去。

  掌柜的见他面生得很,料想他是刚来京城不久,就等着他来问八卦,谁知他一开口竟然是问:“掌柜的,请问欢喜天怎么走?”

  一腔分享八卦的热切心思落空,掌柜的神qíng冷了下来,随口敷衍:“右转街口左转直走。”

  书生听得迷迷糊糊,正待要问清楚些,却听得身后有个声音说道:“这么巧,我也是去欢喜天,不若一起?”

  那人一袭玄色长袍,已是初夏,却将双手拢在袖子里,眼睛不大,却亮得吓人。

  6

  6、远近驰名欢喜天...

  欢喜天是城中最大、最赚钱、最负盛名的书楼。正如说书人所说,这书楼中是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应有尽无。那么,有的究竟是什么呢?看客人便可知一二。

  一般来讲,欢喜天的客人分为三种。

  一种是衣冠楚楚,举止得体,道貌岸然——这种闷骚男人往往是丰言大师的忠实读者。丰言的代表作有《玉门关》、《巧生chūn》、《欢头宴》、《治水记》四部曲,其中描绘男女qíng事香艳入骨之余,又不乏警世名言,道尽世间百态,实乃雅俗共赏装bī必备之无上良品。

  还有一种多半是财大气粗或流里流气模样,有时也有些市井莽汉——这种男人最爱的是永远最新最全的chūn宫系列。不过,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这些活色生香的图画全部出自兵器谱上排名第一的金画师。其画技之jīng湛,曾有丹青名家偶然得窥其画,自惭形秽,羞而封笔。

  至于最后一种,则经常是大户人家的小厮仆役、青楼女子或者女扮男装的姑娘家——这一种买的是甜蜜动人缠绵悱恻的言qíng小说。

  当然,众人心照不宣的是,这欢喜天中偶尔也卖些罕见的壮阳药催qíng药。

  这样的一家店,从大老板到创作者到店面里里外外合起来一共也只有四个人。由此可见,这位大老板是如何的斤斤计较jīng打细算物尽其用,标准的“把女人当男人使,把男人当畜生使。”

  由于店中人手不足,为了提高效率,顾客必须自备零钱;而为了避免顾客看霸王书,店中摆放的书籍都是只有封面与简介的,客人需到柜台出示要买的清单,一手jiāo钱一手jiāo货。这样奇怪的规矩,却还是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来客。

  而今日,因为先前在街口那一场闹剧早以瘟疫传染的速度传开了,所以欢喜天的客人更是比往日多了一倍。甚至开门没多久,对面成衣店的大婶就寻了个由头坐到她身旁,同她东拉西扯,企图套出只言片语作为参与街传巷议的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