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王,我要和你一起去京城吗?”峰儿问我,那神qíng是如此的“一本正经”,好像在跟我谈判。
“峰儿不想回京城?”
“恩!我为什么要去!那里和我没有多大的关系的!”峰儿出口的话让我觉得很怪异。
“那是你的家!”
“父王,峰儿觉得,家应该是不单有父王,而且有娘有真哥和蓉妹,还有奶奶的地方。”峰儿认真老成的神qíng不是才十岁的孩子该有的。“京城那里的母妃和皇祖母和所有的带有皇字的亲戚,我都不喜欢。他们不是真心对我好。我小时候的家在西北,虽然我现在只记得那里的天很蓝,但在那里我很开心,不过我在这里更开心。我不想到宫里,那个全是大房子的地方。”
孩子的话,让我无言以对,我早就知道这血脉之缘,虽然割不断但也是靠不牢的。皇宫里谁不是带着脸活的?和孩子吃了顿晚饭,被他吵闹地到三更天都不曾有睡意。
回廊里水气氤氲。我心头也是云遮雾绕。以宁今天的冷淡,让我感觉到,她可能和峰儿一样不想进宫。纵然我保证如隋文帝一般,后宫只有独孤氏一人。恐怕也是她所不愿意的。她的不愿意在于何处?应该不会担心我有其他女子围绕身边,那么是?我想起今天步下楼的时候,看到以宁在吩咐她的下属做事。那样子像及了我在金殿上斥责大臣的样子。那时总是有一种成就感充盈心头的。我有养起这只已经在天空展翅的大雁吗?我想是有的,就是我把手中的权力双手奉送给她。她无法学长孙后,就只能我为唐高宗,她学武氏。可惜他们两个的结局也很悲哀。更何况是我们两个有相同施展才华yù望的人,放在一起天长日久恐怕qíng分消磨了gān净不说,从此为权而争只剩下恨了。恨!?想起这个字眼我不寒而栗,想着如果以宁对我怒目相向,这想想已经让我恐怖了。那么来个不爱江山爱美人,这江山谁爱谁拣了去算了。那就更是在说胡话了。我大程朝建立这基业不容易,慢说对不对的起列祖列宗。就那个为了国事呕心沥血的兄长,也要好好看着着大好江山。对了,看着,就看着。我老是在皇位上转悠。如果撇开皇位不想,我只要认真辅佐幼帝,早日将他培养成才,我不就可以早日脱身,和以宁朝夕相伴?那样以宁依旧可以用她的才华纵横驰骋,有我支持成就当不可限量。这岂不是两全之策?
这些天我在娶或是不娶,和辅佐还是执掌中认真计算和徘徊。跟以宁去了趟山上,到了那个她叫土匪窝的地方。我总算看到了,那些原本脾xingbàonüè的土匪,在林志清的收管下,开荒种地,经营买卖,一个土匪窝硬给建成了个世外桃园。那些个官吏多是读书出身,一个个在钱财上脑子最灵活,在治理百姓上却是些颟顸顽固之辈。用几个这样的人,正好在他们的身上背根藤条,让他们知道痛痒。我把西南最棘手的一个县给了他。
眼看就要分别了,我实在想问一声“以宁随我回京吧!”可话却卡在了喉咙口,憋了好久出口的是:“好好保重!”
我把峰儿留了下来,孩子自己的要求是其一,但是还有一个原因是留下峰儿,就是留下了一根连接我和她的丝带。孩子们要上京城的时候她总会接或者送什么的。而我也可以以孩子为借口多下江南了。见面的机会就多了,要不然还要我受当年的蚀骨相思可不成。
如果去掉我不解世事的幼童时代的话,我爱以宁几乎用了我一生的时间。什么时候起她就住在我心里的,我已经不记得了。我一直盼望她早日长大,能够做我的妻子。
我大程朝在我父皇的手里兴盛起来,却也在他的手里开始衰败。这个看似qiáng大的帝国,如被白蚁蛀空的画栋,只要一个手指头的力气就能让它立刻坍塌。而这些不仅仅是官员造成的,皇室也难辞其疚。宫中自开国以来的宫女九百八十一人短短七十三年的时间,充斥到一万三千多人。各级官员也争相效仿,蓄奴充婢。这民间本就重生男轻生女,各地都有风俗,刚生下的女婴只要脐带未剪,当场掐死,这婴孩立刻可以投胎。应该说这朝局稳定百姓自当安居,人丁也该兴旺起来。但是由于这些原因人口未增反而减少了。而奢靡之风大兴,产出不敷花销就吃库银。所以回到京城,我请示了皇太后以后,除按数配制各宫的宫人,那些未被先皇临幸过的宫人放出了宫。这一来宫里的日常开销也少了,这宫里的是非随着人数减少也少了下去。一时间风气大为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