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尽三生_作者:锦秋词(196)

  那些守卫在四周的侍卫都不见了,yīn暗出有人出来向萧桥点头示意,然后又隐回暗处。他引我走到殿外的那条小路上,四下里屋檐高耸,更形诡秘。

  我有千句话头要问他,最后却只问了一句:“萧桥,你怎么跑这儿来了?”

  萧桥在前头打着灯笼,灯火映亮了小径上的落叶和残花,以及他赭色衣袍的下摆。

  他头也不回的说道:“自从那天你跳下河救郁南王,让太子的人救起后,郁南王就不管钱庄的事了。大掌柜很是挑剔,我看着没有前途,就投靠了兰溪公子。兰溪公子是太常寺协律郎你不知道吗?现在他可是御前最受宠的乐师呢。我也会弹琴,你那时在掩月楼教我那曲叫什么祝的皇上很是喜欢,就着我在御前侍候了。”

  我瞧着他的背影,有些话是很想问但不能问的。比如说:皇帝真的是病得快要死了吗?不是让我砸的吧?还有,那天那个碧玉纸镇是你故意掉在我面前的吗?还有,你这么个怕死的人,是为了什么原因要接受兰溪的安排,呆在皇帝身边呢?

  只是,今日救我这人已不同当日言笑无忌那时了,这些话,即便是问了,想亦不会答我。

  我瞧着前面掌灯那人,恍恍的忆起当年chūn日少年时,小三雪刃如霜,破开青柚,三人对坐共尝那酸涩微甜……怎地,眨眼间到了今日这般田地。

  一种荒唐如梦的感觉笼罩着我,竟有点不知身在何处了。

  我随着萧桥走来,竟是一路畅通无阻,偶尔有巡夜的人问起,他也只是一举手中腰牌,那些侍卫便点头哈腰的笑道:“原来是皇上的差使,您请慢走……”

  我一顶斗篷遮得严严实实,垂目只盯着自己脚尖,心中只是诧异,兰溪竟有这样的门路。

  一路往生僻的通道走去,七绕八拐的,忽地停住,稍稍抬头,一道小小的朱门就在面前,应是仆役们进出办事的偏门。便知道只要出得此门,便是脱了皇宫了。

  萧桥此刻稍稍驻脚,道:“我便送你到这处了。”

  我把罩着头的斗篷抖开一点,问他:“你不跟我一起走吗?”

  “我还有事要办。”这晚的萧桥敛了平日的嬉皮笑脸,有点陌生。虽一直站在我身前三尺处,却像是隔了好远,触手难及。

  他低声道:“既走了,就不要再回来了,这宫里不是人呆的地方。”

  不知怎地,我心头冒起一阵浓重的不安,忍不住一把抓住他掌着灯笼的手臂:“那你怎么还呆在这里?”

  萧桥看着我,忽然间笑了一笑,脸上竟隐隐有种深思熟虑的宁静光辉。

  他没有回答我,却道:“如你日后见到朝辞,替我捎句话行不?”

  也不待我答应,自顾自说道:“就告诉他,我很是怀念当年在凉州品的jú花酒的味道。”

  我怔了怔,这是什么意思?

  萧桥把门一开,再往我肩后一推,把我推出门去。

  我想回头,身后小门“嘎”的一响,已锁上了。

  我独自立在一团黑暗中,正在怔忡,迎面一人扑了上来,一把执住我双手:“王雪……王雪……”

  昏暗中那他紧紧执住我双手不放,犹如在寒风中死命留恋枝头的枯叶一般,语气抖得不成句。过了片刻,方才qiáng作镇定道:“你跟我一起去栖凤山吧。”

  忽地有几点huáng豆大小的水点重砸下来,随即bào雨骤来,地面腾起浓浓的一阵暑气。这憋了半天的大雨,终是下了起来。

  ------------------------

  最后的战场在栖凤山,大家都看出来吧?啊?不知道?谁叫你不进我的群的,笑~

  文步入尾声了,征集评论类、感想类的留言,请大家多作贡献!如果有chūn熙那么好的赌运的话,此书能出成,出版社不送,偶送样书。

  劫灰1

  马车在bào雨中一路疾驰,待到雨点渐收,天际已露出曙色。

  我自chūn熙膝上抬起头来,车窗垂帘被风扬起,隐隐见到湿漉漉的枝头,长空是淡淡的紫,一片纯寂。

  chūn熙笑盈盈的瞧着我:“吃饱睡足果然好看多了。”说得我好像一只捡回来的猫一样。

  我瞧他一眼,“我们以后就躲在栖凤山么?”

  那日他见我神色不对,心中忧急,竟秘密调动潜伏在京城的鹤都人手,编造个理由领他们进入皇宫做了一次军事演习。打的是在皇帝后院放火,攻敌必救的念头。但他是何等样机敏的人,自然不能带头造反,给了鹤都领头的人地图,自己便躲在一旁静观其变。待见到忠勇公领军前来,便知事qíng不妙。当即命令自己准备下的兵马,打着协助忠勇公保护皇宫的幌子,将那帮鹤都jian细全灭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