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舅舅大吃一惊,急忙在街上拦了辆大车去追你,一路来到城外驿馆,驿兵说马车早走了半个多时辰,追不到了。”提起往事外祖父也是伤心又愤怒,但还是忍住qíng绪继续讲完。
“你舅舅又急急忙忙回家告诉我们,我们气不过,带了人到你家去理论,你家那个嚣张,也叫了一群人来跟我们对仗,两家差点当街打起来,从此再不来往。
而那之后没多久,你家医馆正对面开了一间外地迁来的大医馆,才短短一年工夫就把你家生意给挤垮了,从此你家就一撅不振,直到你考中医婆的喜报送来县里,他们看到了翻身的希望,想都没多想就把你卖给了鲁家。
再然后,哼哼……”老爷子懒得再提,喝茶润喉,屋子里暂时一片沉寂,人人都沉浸在回忆中。
入门第140章靠着长辈们接力下来的冗长故事终于讲完,何大妮总算知道为什么对外祖家印象不深的原因,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外祖家的确不好太多管自家的事,他们自己又遭了变故纵然有心也无力了,但祖父那边也没照顾过自己,不知道又是何原因。
不过她也不是回来算账的,以前的恩怨随着真正的何大妮死在某个深秋的夜晚都已经烟消云散了,没有再反复提及的必要,至于继母暗中捣鬼希望自己最好老死宫中不要回家的yīn谋更无须讲给这家子听。
“要不是因为他这样偷偷地送了你进宫,我们也不会去打听你家以前的事,别的不说,你天天在医馆里做事,附近街坊和病人都认得你,居然没一人知道你是他们家嫡女的事,都只当你是他们家的打杂丫头,所以才穿得那样粗糙。
他们瞒得倒也紧,晓得这种事让街坊知道了丢脸,却没有一个人想到医馆里都是病人,怎么能让你一个小孩子在病人中间跑进跑出端茶倒水伺候汤药。”杨珏想起自己曾经打听来的那些消息就气不打一处来。
“罢了罢了,这些事都过去了,再提也是徒惹生气,现在妮儿回来了,这就比什么都qiáng,等将来再找个好婆家,我们就彻底的放心了。”老夫人握着何大妮的手道。
“原来外祖父你们那几年也不好过,我还以为家里再没亲人了,我爹又是个不管事的,家里的事全由我继母打理,她对我怎样他一点都不过问,谁要是跟我说我不是他亲生的,在那时我可能都会信的。”何大妮低声地道,一副委屈样。
“心肝哎,那些年真叫你受委屈了,别想了别想了,往后有的是好日子,别再去想以前那些不开心的了。”老夫人揽着何大妮哄道。
“对了,不知我大姨过得怎样?”何大妮想起家中还有一位亲戚,依礼要问一问。
“你还记得有个大姨?真是好孩子。
你大姨比你娘大了六岁,你出生的时候,你大姨生的二儿子都会满地爬了,后来他们家把生意迁到邻县全家都跟着搬了过去,家里遭变故的时候她也曾派家人送来些银钱。
但到底是嫁出去的女儿,老是贴补娘家难免叫夫家不满,我们就她多写信来。
看信上说她过得还不错,现在两个大些的儿子都已先后成了亲,大孙子都会叫爹娘了。”老夫人提起远在邻县的大女儿心中快慰。
“那真是太好了,我只知道有个大姨,却从来没见过,知道她过得好我也很高兴。”何大妮是真心为这一家子感到高兴,“这样说来,表妹就是等家境好转之后才出生的吧?”
“是啊,算下来正是你进宫第三年出生的,你舅母当年落胎后身体一直不好,吃了几年的药才调理过来,生了这个丫头。
那时家里的qíng况一天比一天好,行当里都知道咱们杨记又起来了,也多亏了你舅舅那几年在外四处奔波淘来了几样正经好东西,打出了他的名声,铺子的生意也就越来越好。
后来你兄弟他们都长大了,再加上你大表兄再过几年就该娶妻了,怕到时候家里人口多了不够住,于是就置换了这个大宅子。”老爷子做最后总结。
何大妮总算有空四下看看这内堂的摆设布置结构,“我说怎么感觉不像是住了好多年的老房子呢,原来是新换的,你们过得这样好我就放心了。”
“你只管放心,外祖家一切好着呢,你管着你家就行了。
你家现在就靠你了,你那大弟弟都不知道疯哪去子,好久没听说他在县里出现了。”外祖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