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疆王妃_作者:析木(15)

2017-08-15 析木 古代言情

  “哦,呵呵,老大人真是为国cao劳为朕分忧啊!国家有容大人这样的大臣,真是朕的荣幸。来,容大人,朕敬你一杯。”

  “谢皇上!”

  唐竟龙的唇边瞬间浮起了一丝笑意,笑看着容国震把酒喝下去。这种场合下,竟敢公然提醒朕,分明没把朕放在眼里;这更加坚定了他除掉容家,夺回实权的决心。容妃开心地象个小孩子,她以为有父亲大人在,皇上不敢不爱她,更不会不让她怀上龙种。宴会上,从众人的表现唐竟龙就看出了人心向背,是到该‘行动’的时候了,他笑看着众人,一杯又一杯的美酒下肚,心中计量着什么……

  第六章

  缠绵悱恻

  车又行了将近一个月,离目的地玉门也不远了。要说这一路上最忙的人莫过于戎敏,安排住店和安全护卫等等大小事qíng都要由他打理,而小红依旧在入夜后来到她的房间帮她洗澡,平时替她掩盖身份。如玉好感动!只是常常有些想家,和想……那个人而已。在戎敏的提醒下,她得知他们已经行至甘肃地界,车窗外满眼的huáng沙与荒凉有着不同于中原丰盈之美的颓废。这天天色已晚,他们照常在一家驿站住下,迎接他们的除了店里的招待以外,还有端王爷派来的人,为首的是端王的侍卫长,一个高大威猛的男人,名叫英奇。见了面寒暄过后,如玉竟然发现戎敏和英奇很熟,原来二人在京城时曾是结拜兄弟,只是后来一个跟了皇上,另一个跟了端王。趁如玉上房间休息,英奇把戎敏拉大一旁说道:“看来皇上对这位严大人很是器重,我看随行的几个兄弟都是皇上身边的人。”

  “是啊,这个严大人,别看模样清秀的象个娘们,他可是这次国试的状元。皇上对他更是委以重任,临行前几次和他秉烛夜谈!这一路上我等不敢有丝毫怠慢。”

  “他对下属如何?”英奇问

  “恭谦有礼,很是体谅我等。是位难得一遇的大人。”

  用过饭,休息一夜后又行了一天,他们终于到达了玉门端王的府邸。下了马车,如玉见到了在门口迎接他们的端王——一个50多岁的中年男子,身着蓝色锦缎面朝服,头戴二龙戏珠的王冠,乌黑的头发提醒众人他有着健康的体魄。慈祥的面容上有一双和皇上相似的眼睛——仿佛是皇家的标志,犀利的目光似乎已经把这个世界看透。如今皇上刚刚登基,天下未定,朝廷内又出了容国震这样的权臣,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巩固唐家霸业,更是为了他一向视为己出的侄子,他qíng愿带领全家老小一同驻守西北大漠之边,以待时机,为皇上赴汤蹈火。一个多月前他读过了皇上的密信,深知皇上对这个严大人的信任。

  “甘肃代巡抚严浩拜见端王千岁。”如玉行礼道

  “严大人远来甘肃赴任,本王幸甚之至,特备酒宴为大人洗尘,请!”说罢把他们迎进了王爷府。端王边走,边打量他身边的这位巡抚。这位严大人不仅才高八斗,人长得更是清秀,堪称“美男子”,美中不足的就是身材稍微小了点。宴席上酒过三旬,端王也看出如玉脸上的倦意,毕竟是马不停蹄的走了一个多月,便叫管家安排他们一行人回到巡抚衙门——如玉在甘肃的“家”,歇息去了。

  终于到了巡抚衙门,糙糙收拾了一下,众人都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按规矩,新任巡抚到任后要即刻回报皇上,就象是出远门的孩子给家报平安一样。该怎么写呢?如玉想了又想:一个月前两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又浮现在眼前。只要报个平安就好,还是要顺便问候一下皇上?哎,奏折上他们是君臣,何必问那么多呢?如果被审查奏折的大人看出她对皇上的“非分之想”,恐怕后果就难以预料了。想到这里,如玉只用了寥寥数语便完成了给他的第一封奏折,然后jiāo给信使送回京城。

  京城皇宫大内

  唐竟龙终于等到了盼望已久的奏折——新任甘肃代巡抚“严浩”的到任汇报,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可字字仿佛都是她的化身。唐竟龙迅速用朱红的毛笔写了批注,两个人的字迹凑在一起,一个清秀雅丽,另一个苍劲挺拔,好象是夫妻同赋的一首诗!

  入夜后,天气更凉了,小路子担心皇上困乏,给皇上冲了壶天香茶,近来国事繁忙,奏折也落得高高的,皇上每天都批阅到深夜,第二天还要上早朝,忙得不亦乐乎。喝着天香茶,时不时地看看如玉的奏折,唐竟龙越感心qíng愉悦。自从如玉走后的一个多月,他再也没和容妃有过什么jiāo集,即便是在她生日的那天,他也借口国事繁忙,独自一个人在暖阁内过夜。以往过惯了风流快活日子的他却因为她的出现而仿佛洗心革面,不愿与除她之外的女人亲近。近来他也常常收到各省地方大臣密报宰相容国震贪墨敛财的折子,看来还有敢说真话的大臣,特别另他欣慰的是,此次国试选出来的几个大臣,对容家的某些举动都有说辞,自己没看错人啊!这更鼓舞了他,下一步,他就要容家好看,为了江山,也为了他那些死去的兄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