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遗玉_作者:三月果(485)

  这句话问出了在场几百人的疑惑!

  “可。”遗玉轻轻颔首,一字应诺。

  长孙娴眉头猛皱,很快又舒展开,她就不信,她能解释地出来!

  遗玉藏在袖中的双手轻轻揉捏着指腕,酸麻和胀痛之感,证明她的确是做到了在外人眼中看起来匪夷所思的事qíng。

  她的记xing的确是很好,远胜于众,可却还够不上真正过目不忘的程度,她能做到那样,是因为——

  “在解释之前,我有些问题,请长孙小姐应答。”

  自长孙娴出面质问起,众人的目光就在遗玉和她身上来回转移,这会儿听遗玉开口,皆竖耳倾听,实在是他们太过好奇,不是过目不忘,又是怎么默下那么多字的?

  “你问。”

  长孙娴对高阳使了个安抚的眼神。

  遗玉面上带着严肃之色:“你抄到了第几卷。”

  “第三卷后半。”

  “可是有跳过的部分。”

  “没有。”

  “如此,那你可知这前三卷写的什么?”

  “……”长孙娴的语气并没有刚才那般肯定和利落,思索之后才回答,“应是论的孝悌之道,抄写时过于匆忙,我所述不能详尽。”

  听到她的口气,遗玉双目微亮,“那就你所记的,这篇文章作的如何?”

  她的评价一出,论判席上先是热闹了,晋启德愣着眼睛道:“杂、杂乱!”

  在座论判除了东方佑和晋启德,坐在楼中都不知四卷文章写的是什么,但刚才得知这四卷文章是晋启德所做,对他的学识大家都有认可,想来就算不佳,也不可能落得个“杂乱”的评价,闻长孙娴所言都是不解,只有祭酒东方佑瞄向对面模糊不清的巨卷时,眼中露出思索。

  “诸位!”遗玉突然扬声,君子楼静下,“在座众人,还有谁可以大概说一下,这四卷文章到底写的是什么?”

  众人哑然,坐在楼里的也就罢了,根本看不见,可就连那四十五名参比的学生也没一个开口的,比试时候,匆匆忙忙都是抄到那里看到哪里,比试之后,便是各归各位,一心等着结果出来,哪有闲心跑到楼角再看一遍,这会儿被遗玉问到,使劲儿回忆,也只是能拼凑出一些杂乱的片段!

  “那么,除了我,没有人将这四卷文章整个儿地看过一遍的?”

  遗玉原地转了一圈,在四楼中一一寻过,片刻后,见众人只是低语却没有出来答话的,嗅着衣襟上犹有余味的墨香,稍一侧身,朗声道:

  “长孙小姐说这文章杂乱,各位说不出这文章讲的到底是什么,那是因为诸参比者,在比试时候,皆是看上几句便匆忙回去抄写,生怕记错,这么一来,这四卷文章对诸位来说就是杂乱和模糊不清的,可对于我来说,它却是通顺至极的!因为我抄写时候虽也是几句一次,可在记时候却是一段一段地看下来的。”

  一段段地看下来,当然比他们一句句看下来,对文章的理解要通顺连贯!

  “诸位只当我是在两刻钟内,默下了这十百来字,可谁还记得,在有人向我泼墨之前,我已经是抄到了第三卷开头!”

  众人皆因她得了木刻而被引去注意,几人有想过,她之前将近三刻钟的时间,可是跑在最前面的一个!若非是有人从中作粳,她本也该是赢家!

  “参比者们因时间匆忙,心思都放在剩下的文章上,有几人是会边抄边记的,我虽不是过目不忘,可在比试一开始,写字时和跑动找座位时都在反复记忆着看过的文字,在头一次标纸被毁之前,半炷香还多的时间记下近四百字,如何不可!”

  旁人都是抄过忘过,可她在一开始为了以防万一,便是反反复复地记忆!

  “我在标纸被毁后,本是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将剩下的一卷多文章都看完,于是在我默写时,脑中是一篇通顺至极的文章,但凡是背过书的都该知道这个中蹊跷,那么,我因何不能在剩下的时间里,写上七百多字!”

  剩下记不大清楚的三百多字,有纰漏是难免,但她却能大致根据整篇的内容顺下来!

  ……

  静,极静,在遗玉一条条的解释下,本来还在低声议论的众人,渐渐安静下来,到了最后,都是陷入了沉思中!

  遗玉闭了一下gān涩的眼晴,深吸了一口气,在这满楼的安静达到极点时候,轻轻呼出,双眼重新张开,刚才那丝疲惫感瞬间消失,她直直盯着对面楼上的长孙娴,沉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