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胡婆子寻了过来,只道是前边沈家的人问了好几遍了。大伯母听了用帕子抹了抹眼泪,看着躺在chuáng上的廷瑗,跟廷珑道:“九丫头,你廷瑛姐姐这些日子病了,你帮我守着你五姐姐一会儿,我去前边照应照应。”
廷珑听了忙答应一声,道:“大伯母你放心吧。”又提醒道:“大伯母衣裳沾了血,换一件再去吧。”
大太太低头看了看,叫胡婆子去给她取了一件换了,又重新洗了把脸,看着没妨碍了,才拖着身子走去前边,笑着跟沈家太太解释说姑娘不小心从楼梯上失足跌了下来,今儿就不能见了。沈家太太已是等急了,心里还琢磨这张家的架子拿的够大的,请个姑娘请了小半日,此时见张家大太太红着眼睛过来解释,心里更觉蹊跷,脸上也不露,只又坐了一会儿就退席辞了去。
大太太眼看着又飞走一个,叹了口气,吩咐了廷瑞媳妇儿一声,忙忙的要往回走,谁知廷碧却又带着她舅母过了来,见了礼,廷碧舅母就开始亲亲热热长篇大套的说些场面话。
大太太火急火燎的正着急回去守着廷瑗,若单是廷碧也就罢了,又还有她舅母,只得qiáng笑着客套了几句,才道:“今儿客多,我还得去别处看看,招呼不周,不要见怪。”又跟廷碧说:“你代我好好招呼你舅母吧。”
廷碧舅母却不客套,拉住大太太道:“亲家,今儿我过来,一是贺喜,二来是有件廷琰的事,要跟亲家商量下。”
大太太五内俱焚,也只得敷衍着道:“廷琰不是正接去你们府上住着呢吗?你们做主就是啦。”
廷碧舅母笑道:“她舅舅给那孩子说了门亲事,跟我们家一样,是跑海船的,那孩子自小养在你们这边,想着请你跟她大伯看看。”
大太太听了虽有些意外,此时却实在没有心思细问,只道:“母舅大过天,既是她舅舅看过的,我们看不看也没什么,倒是她爹那边,得告诉一声,我们虽养着孩子,到底做不了他爹的主。”
廷碧舅妈听了就点了点头,道:“那是。”又道:“这两个苦命的孩子啊,得亏了你们……”
大太太急着脱身,听她又开始长篇大套的说这些,便把她带去姚氏那边,道:“弟妹,你帮我陪陪亲家,我那边还有事。”
姚氏见大嫂不知是怎么了,急的脸上的笑都挂不住了,忙答应了一声,招呼廷碧舅母坐下,廷碧舅母就又将廷琰的喜事同姚氏讲了一遍。却原来,给廷琰说的那个李家祖籍虽是本府,却因为跑船,如今已是迁到琉球一带。廷碧母舅焦家跑海船就是将货贩给他们,再由那家贩去东洋、南洋;他们家又把从东洋、南洋贩的稀奇玩意儿倒给焦家带到内陆来变卖。两家因生意有了jiāoqíng,廷碧母舅相中那家的后生,就想说给廷碧,又因那家老家也在南边,不愿给儿子娶那边黑矮的土著,就跟着过了来相看。谁知回来才知道廷碧已是嫁了本府镇守的独子,做了少奶奶,便转而说给廷琰,前几日接了家去住,那家人见过了,喜欢廷琰文静腼腆,很是满意。焦家因廷琰是大房养大的,就想定个日子,带来请他们瞧瞧那家的后生,此时,见了姚氏,廷碧母舅又说改日也带去给她跟张英看看。
姚氏自然笑着答应,只是皱眉道:“可惜就是远了点儿。”
廷碧舅母就笑道:“她姐姐廷碧先前也是嫌远,不过好在她舅舅一年总要去上两回,廷琰若是想娘家,隔几年也能跟着船回来看看。”
廷碧也在一旁点头称是,她初时听说母舅要把廷琰嫁去天边,又是跑商的人家,也不肯点头,后来她舅舅拿她母亲的例子劝她,只说嫁的门第太高了也不好,姑娘在婆家受了委屈,娘家都不敢言声,嫁去李家,虽门第一般,但不缺金银,两家生意上又是谁也离不开谁,廷琰至少不用受委屈。廷碧听了舅舅的话,心里不禁有些黯然,她也是嫁了高门的人,想着公婆不冷不热,相公贪花好色,进门不到一个月,陪嫁丫头就给他收用了,更别提满府里稍有姿色的便要上手,她没个正经娘家依仗,还要做欢喜的模样免得讨他的嫌更无立足之处,就忍不住掉了泪,想了想,答应见见那家的后生再说。结果,一见之下,竟不似自己先前所想,只见那李家的少爷,二十出头,高高大大的筋骨结实,晒的黝黑,模样周正,眼神坦dàng,说起话来又见识广博,举手投足慡朗率xing,廷碧竟若有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