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山下,大伯张载闻得儿子的喜讯,读着张英的来信,喜得胡子都直抖,大太太也在一旁不住的抹泪,廷瑞自己张张罗罗遣人去买爆竹,又叫大嫂令仪赶快去安排酒席好生庆祝,大姐姐廷瑛更是不住的念佛将各路神仙谢了个遍,廷瑗就在一旁笑话道:“大姐姐谢弥陀佛做什么?我怎么听戏文里讲管考功名的是文曲星君他老人家呢?大姐姐谢错了吧?”
廷瑛听廷瑗冲撞佛祖,不及教训妹妹先忙忙跟佛祖商量道:“童言无忌,童言无忌,过往神仙莫怪罪这贫嘴恶舌的丫头。”
廷瑗听了更是讪脸,道:“大姐姐的佛祖远在天竺呢,大约不会恰巧路过咱们家,姐姐还是跟玉皇大帝告个罪吧。”说着一串大笑的跑离廷瑛身边,躲到了母亲身后。
廷珑也跟着开怀大笑,半晌突然发现大伯全家上下个个齐全,独缺了年前才成亲的妍儿。有心要问,一时又没有机会,还是放了爆竹,男人们都去了外书房,婆婆突然提起话头来,问大伯母道:“妍儿呢?”
大伯母就冷笑着端了杯道:“你不知道,你那娘家嫂子大约是怕妍儿在我这受什么委屈,廷瑧出了十五一上京,就遣人来把闺女接回去住了,这不,有三个多月了。”
玉清显见知道此事,听了大姑子这话讪讪的笑了一声,转道:“廷瑧入了翰林院,这下最少要在京里待上三年,该快些把妍儿送去服侍他吧?家里下月倒是有一趟船要进京,不如就让她跟着一块儿走?”
大伯母听了这话先是端着茶不言语,玉清又旁敲侧击的问了几遍才垂着眼皮答道:“不急,京里清苦着呢,妍儿娇生惯养的哪里受得了那个苦,不如就让她在娘家住着,廷瑧那边在京里挑好的丫头买两个服侍就行了。”
这话一说,廷珑顿时惊讶的一抬头,心里哐当一下,心说大伯母这是要动手了。转去看婆婆,见玉清也先是定定的看着大伯母,半晌又复笑着劝道:“到底不如媳妇儿知冷知暖,也该让小夫妻团圆才是啊。”
大伯母听了,下巴的线条绷得紧紧的,却只不言语。
廷珑跟着婆婆在大伯母家里用过饭,便告辞出来,到了山上,玉清却只让廷珑先回家,自己坐轿回了娘家。
廷珑心说大伯母显见是要拿捏着妍儿要挟何家大太太聘了廷瑗,张何两家本是世jiāo,这下可有一场好打了,可怜婆婆,大姑子跟娘家嫂子打架,却不知她夹在中间如何调停,又庆幸大嫂跟爹娘先一步回了京里,不然,这媒是她做的,恐怕也脱不了gān系。
果然,晚上婆婆回来眉心就隐隐拧起,廷珑虽好奇何家如何应对,却不敢在婆婆跟前露出自己早察觉大伯母聘妍儿其实就没安好心,故而也不敢稍作询问。纳闷了几日,忽然事qíng就急转直下了——妍儿竟支开丫头,在娘家上了吊——幸而,丫头落了东西回来取,进门就见自家姑娘踢了凳子吊在半空,解下来时还有一口气在。
何家大太太本来明白过来自己中了方维任的计,害了亲闺女,正气的心口跳突,躺在chuáng上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见闺女这一番寻死,直从病榻上跳下来就要拿刀杀去张家,几个身板厚实的仆妇都拦不住,还是末了她激动过甚,一翻白眼仰了过去,这下连何家老太太都惊动了,叫了玉清过去问了究竟,也是大惊,又是气大儿媳妇儿不长脑子,前头有廷瑗跟尚宽这一番缘故竟不告诉她,又是怪自己老糊涂了,当初不该bī着儿媳儿点头,害了孙女。
左思右想后,一边叫人守着大儿媳跟孙女,一边叫人请了张家大太太过来协商。
方维任来前已经听玉清说了何家打乱的事,当着何老夫人,脸上也有些挂不住,却无论如何也不松口答应接了妍儿去廷瑧那边。
何老夫人就道:“亲家,做人得讲理,我们大儿媳得罪了你,妍儿却是冰清玉洁的姑娘,嫁到你们张家,成了你们张家的人,一点儿错处也没有,你不能让廷瑧无故休妻,害了她的名节。”
大太太白着脸,咬着牙回道:“何老夫人多虑了,妍儿温顺知礼,我正是看中这一点儿才聘了她做儿媳妇儿的,怎么会让廷瑧休妻?至于她的名节,何老夫人更不用担心,我们廷瑧因要赴京赶考,不敢伤了元气,走前并没有圆过房。”
何老妇人听了这话,指着大太太良久不语,末了无奈道:“你就说吧,到底想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