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雪闻言大吃一惊,细问了那丫头一回,忙不迭进了屋去,在李氏耳边低声言语了一番。李氏听了这个信也不知如何是好。让人撵了她去,终究是不像样,更何况是在元秋归宁的日子。可是叫她进来,又拿不准她会不会捣乱。正在李氏左右为难之际,老太太听见了一耳朵,便问李氏道:“这孩子和你嘀咕什么呢?”
李氏忙笑着回道:“二门叫人来回,说是三弟妹带着美玉来了,如今在大门口呢,我正想着请老太太示下,看是请她们娘俩进来还是……”
老太太闻言也犹豫起来,过了这么久她也不像当初那么生三房的气,可是就让他们回来,老太太也是不肯依的。只是今日人家到门口了,若是不让进来,明日指不定又传出什么话去,老太太想了一回,犹犹豫豫地问元秋道:“三姑娘,你看叫她们俩进来不?”
元秋笑道:“美玉都定了亲了,怎么能乱出门呢?若是让婆家知道了,看该有话说了。美玉定了亲,总站在门口也不是回事,就叫她们先进来罢。若是只是道喜就罢了,若是有话要说,止住了她就是了。”
老太太点头道:“既然这么着,就请她们进来罢。”
小丫头领了话便出去请人,族中谁人不知顾府三老爷出族的事qíng,今日听见他家人又上门都觉得诧异。因为吴氏人缘不好,早就把族人得罪净了,因此在座的女眷心里都抱着瞧戏的想法等吴氏的到来。
没一会儿功夫,吴氏带着美玉进来了,在座众人都静了下来,心思各异地瞧着吴氏母女。只见吴氏完全不当自己是外人一般,脸上堆满了笑容,先到元秋跟前笑道:“我回来瞧我们三姑奶奶了。”一边说一边推美玉道:“快,给你三姐姐请安。”老太太见状当下僵住了脸,gān巴巴地咳嗽了两声。吴氏转头见老太太脸色不愉,元秋又端起杯子吃茶不看自己,忙转了身子笑嘻嘻地给老太太请了安,又和李氏、孙氏问了好。
李氏点头笑了下并不言语,孙氏冷着脸垂着眼皮也不给吴氏好脸色。吴氏本来心思也没在她俩身上,因此也不在意,又转身到元秋跟前,嘴上笑道:“前天姑奶奶大喜,三婶本想过来的,又想着你那天好多事要忙,也说不上话,还不如你回门的时候我来,说话唠嗑都便宜。”
元秋点头笑道:“有劳顾夫人想着,快请坐下罢。”元秋话音刚落,屋里就有人没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吴氏当下冷了脸,想发作一番,到底不敢,只得赔笑着:“几日不见,姑奶奶怎么反而和三婶生疏了。”
孙氏听见这话,在那边冷笑道:“三姑娘只有一个我一个婶婶,哪有又多出来一个婶子?真真可笑。”吴氏说完这话,屋里众人都笑了起来,纷纷附和道:“二太太说的是。”吴氏见众人都不给好脸,元秋只歪着头和身边的元汐说话,连瞧都没瞧自己一眼,当下就冷了脸,推美玉道:“你是死人啊?连句话都不会说。”美玉正在看着盘子里元秋带回来的新样式的点心,冷不防被吴氏推了一下,脚底下没站稳当时就摔在地上了。
众人见状又暗自议论起来,美玉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眼巴巴地瞧了眼吴氏又低下头去。吴氏见周围女眷嘲讽地眼神,只得低头喝美玉道:“还不赶紧起来,坐在地上等死呢。”
美玉毕竟在老太太身边养大的,见她坐在地上直哭,吴氏又在边上骂个不停,老太太忍不住冷了脸道:“你这是做什么?要训女儿回家去训,不要来我们家撒野。今日是三姑娘回门的日子,你若是想吃杯喜酒沾沾喜气,就老老实实地坐那,一会赏你杯酒吃。若是不耐烦吃酒,就赶紧领了你女儿家去。若是只为了巴巴地来闹上一番,我明日就去回禀太后去。”
吴氏想起老太太三品诰命夫人的身份,当下不敢再闹,一把抓起美玉拽着她找了个位置坐了。吴氏坐了许久,也没见有人跟自己打招呼,她又不屑于和那些亲戚讲话,只拿眼瞅李氏和元秋两人。李氏和元秋只装不知道,小心翼翼地避开吴氏的眼神,自己招呼客人。
吴氏看了半天,见元秋压根不理自己,又想想自己来的目的,少不得拽着凳子凑到跟前去,谄笑道:“三姑娘嫁到郡王府里,好大地风光哩,家里哪个不沾光啊。”元秋见她说话不着四六,也不答言,只笑着问美玉道:“你已经定了人家,怎么好出门呢?让婆家知道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