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笑道:“我们年龄相仿,你就不要总世子世子的叫我了,你叫我士衡,我叫你顾山,如何?”
顾山忙拱手道:“不敢当,不敢当。”
夏子息在一边笑道:“我倒觉得极好,总是叫世子,倒让大家生分了。”
士衡道:“子息说的是,你在推脱,我就不要你这个兄弟了。”
顾山素闻南平王世子xing格慡快又才学极好,内心暗自敬佩。今日相见更觉得气度非常,因此也没在推脱。
待赛龙舟结束后,顾礼给了优胜队伍奖品,南平郡王又给了赏赐,几条龙舟便划到岸边等下一场节目:龙舟会。
锣鼓声从远处响起,五条四五丈长的龙舟从湖中间划了过来,但见那龙舟头尾高翘,船身雕刻成龙型,又有彩画装扮。船分三层,船头上站着的龙头太子选了杭州城内的有长相端正的小孩子装扮,一边的秋千上下摆动着;中层摆了一列弓、弩、剑、戟等兵器和旗帜,中间坐两排人了敲打锣鼓,端坐在前面的一个是唱神。下层两侧是划船的水手,四角都cha满了彩旗。
五条船中的其中一条停在官员家女眷所在的花厅前的水面上,一条在众官员所在的厅前,另外三条则在百姓观看的附近停留。
待一声号角chuī响,五条龙舟上的鼓chuī手同时chuī奏,唱神同时高歌《龙舟颂》。此时,忽地每条船下都从水底钻出了几个幼童,绕着龙舟表演起来节目来。
老王妃靠在前面的躺椅上,笑眯眯的问:“那些孩子演的可是《童子拜观音》?演的极好。”
众人忙笑着附和。
老王妃又瞅了两眼便让丫鬟扶着她半躺着,细细的把花厅里的女孩子们都瞧了一遍,便指着元秋道:“那可是顾大人家的小姐?”
元秋忙上前请安,老王妃拉着她的手细打量了她一番,啧啧赞道:“我瞧你这衣裳极好,哪家做的?”
元秋忙道:“回老王妃:是百花社家的针线娘子做的。”
郡王妃道:“上个月我也招她们进府,怎么没瞧见这个式样?”
元秋笑道:“元秋愚笨,自己画了衣裳样子让针线娘子去做的。倒让老王妃、郡王妃和各位夫人见笑了。”
老王妃笑道:“是个蕙质兰心的孩子。”便放了手,又叫其他女孩子过来,一一看过。轮到元容时,众人都屏了声,眼里带着幸灾乐祸的笑容看着元容。
元容静静上前:“顾元容给老王妃、郡王妃请安。”
李氏忙道:“这是庶女元容。”
郡王妃看了眼元容笑着和老王妃道:“上次去顾大人家做客,可巧听说这姑娘病了,也没见着,今儿一见,却是个水灵的孩子呢。”
老王妃点头应道:“可不是,当时给各府千金都送了首饰,我本想吩咐把这姑娘那份叫人送去,可又想要亲自送才好,她当时病了又不好出来。可巧今日就见了。”
郡王妃闻言忙让人准备了首饰上来,教人递给了元容,又夸赞了几句,方才让她归座了。
元秋静静的看了,心里暗自佩服老王妃、郡王妃的圆滑,寥寥数语不但给了元容面子,也将自己的失误抹的gāngān净净。之前将元容认成丫鬟的事qíng也都掩盖掉了,当日元容生病没有出席筵席成了事实,起码是众人口中的事实。以后不会再有人拿这事议论、讽刺元容。
元容自是喜上眉梢,忙将自己原本带的饰品除下,换了刚才老王妃赏的首饰戴了上去。
元容的变化(捉虫)
顾礼早就在杭州城有名的酒楼定了宴席,到了晌午时分酒楼便差人将酒菜送了过来。王府自有人验了食物,方才让端了进来。
虽龙舟会没有结束,但老王妃年事已高,热闹了一上午便觉得倦了,只略微吃了一点便撂下筷子,郡王妃见状便叫人抬了软轿来,陪着老王妃先行回府了。女眷们也都觉得身上疲乏,见老王妃走了,又加上要忙着端午的筹备,都吃了几口坐了一会儿便各自散了。
回府的马车上,元容显得格外兴奋,对元秋也亲热起来,拉着她的手不停的说那龙舟又捡了几样瞧见的新鲜事讲给元秋听。元秋对元容突如其来的热qíng有些错愕,面上虽笑着点头附和了几句,但心里不免有些犯嘀咕。
李氏回去便让元容和元秋在端午之前每人必须抄完一百遍《女戒》,原以为元容又会yīn沉着脸,谁知她一反常态,忙为上午的事qíng跟元秋赔了不是,又和李氏保证回去立即抄《女戒》。李氏略微诧异的瞅了元容一眼,便让她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