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妈妈啧啧道:“可不是,一路上走了两三个月,老奴这把老骨头差点折腾散了,在院子里躺了半个多月,这才缓过劲来。这不今天觉得身上舒坦些了就出来走走,刚才去了上房,听说大太太昨晚没睡好,这会子在补觉,我就出来往这边瞧姑娘来了。”
元秋笑道:“妈妈若是在屋里腻歪就多出来走走,也去瞧瞧两位姨娘,两位姨娘刚来杭州,人生地不熟,平日里也不出来串门,怕在屋里呆久了也闷得慌。”
沈妈妈讪笑一下,转了话头说道:“我听说大太太有了身子,是姑娘替太太管家,姑娘小小年纪真真了得,当年老太太可是成家后才学的管家。”
元秋闻言笑道:“我不过是一切按照旧例办罢了,遇到不懂的就去问母亲,里外还有管家和他家媳妇帮衬,我倒也勉qiáng应付的过来。况且我们家宅子小,上下统共也不过几十口人,万事以一切从简为主,比不上老宅人口众多,规矩大。”
沈妈妈忙赞她道:“姑娘才多大,这样已经十分难得了。只是我瞧见大太太现在越发嗜睡,姑娘若是遇到什么事不好扰了太太,身边又没人帮着拿主意的话不如去找你王姨娘。她在老太太身边伺候了好多年,这家里里里外外的规矩她都是极懂的。之前在京城,你三婶日常管家都会找她商议一二。”
元秋闻言微微笑道:“沈妈妈说的是,我虽在杭州但也曾耳闻过三婶做事极得老太太赏识,把偌大的一个家管的井井有条,再加上王姨娘那时也帮衬了三婶不少,可是让老太太省了不少的心。我想老太太都是那极懂规矩的人,王姨娘是她老人家亲自调|教出来的,自然更是不差。”
沈妈妈刚想顺着话头再赞王氏一二,可是细想了一下元秋的话,沈妈妈又不禁红了脸。三房媳妇和上房丫头越过二房媳妇去管家,哪里还有规矩二字可言。老太太素来任xing而为,可偏偏还最怕别人说她不懂规矩,天天摆出一副极有规矩的架势出来。长房虽远在杭州,多年未曾回去,但家里的事未必会全然不知,沈妈妈如今倒不好再夸奖说老太太教导的王氏极懂规矩之类的话来。
沈妈妈讪讪地笑着陪着又说了几句话,便说还要去看二姑娘,借着由头就告辞了。
沈妈妈出了元秋院子后,自己在屋里寻思了半天,便把林姨娘和王姨娘叫了过来,细细的问两人与顾礼相处的qíng形,当她得知两人不仅还没敬茶甚至连顾礼都没见过几面时,不禁骂道:“你们两个是死人吗?怎么连身子都没着上。大太太这时候有了身孕,我听说那张姨奶奶也毁了容,这时候大老爷正没人伺候,你们还不抓紧机会。”
林姨娘闻言便哭道:“当日三姑娘让我单独住一个院子的时候,我只当老爷要来,天天打扮好了等着,谁知连个影子也没见到。我住的地方又偏,白日里都觉得yīn森,晚上更是可怕的紧,妈妈帮着求求姑娘给我换个院子吧。”
沈妈妈听了不禁拿手指戳她脑门:“你也是小姐出身,怎么会如此糊涂。老爷来不来岂是姑娘知道的?再者说老爷不来你的院子,你自己不会去找他?你可是老爷表妹,就是看老太太的面子上老爷也得疼你三分不是。至于这院子如今求姑娘是没有用的,等你得了老爷的宠,你想住哪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林姨娘听了不由得破涕为笑:“我哪里懂这些,身边又没个教养妈妈帮衬着。今儿若不是靠妈妈提点,只怕还在屋里等着呢。”
王姨娘只在一边静静地听着也不言语,沈妈妈骂完林姨娘转头看到她,便叹口气拍了拍她的手道:“你是个机灵的,自然不用我jiāo代,只是不要总呆屋里,没事也要多去瞧瞧大太太。”
王姨娘忙道:“我醒得,妈妈放心。”
沈妈妈又jiāo代了好些个话,林、王两人才从沈妈妈屋子出来,林姨娘特意落后了几步,瞅见王姨娘回了院子,自己忙扭头去了上房就要按照沈妈妈的嘱咐去瞧太太去。
林姨娘以为只说是来瞧太太的就能进了屋去,谁知采雪等人把她拦在外面只推脱道太太在歇息,老爷去书房前吩咐了不许让人搅了太太的觉。林姨娘磨蹭了半天也没进去屋子,便从袖口里摸了几个钱出来塞到采雪手中道:“等夫人醒了,姑娘别忘记替我问候声。”
采雪笑着应了,目送林姨娘出了院门,脸色才沉了下来顺手把手里林姨娘刚给的铜钱丢给了看院门的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