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市井田园_作者:桃花露(109)

  为了让景枫专心读书,老四让他去东里间住着,免得家里人来人往的串门会吵到他,李氏早有此意还是让他跟媳妇说一声。

  老四笑了笑,“娘,这有什么好商量的,就让景枫来,没事!”

  荆秋娥端着一簸箕gān扁豆种进了,问道:“娘,我是剥了晒还是放盖垫上晒?”

  李氏忙从炕头墙上钉着的钉子拿下挂在那里的小藤编针线筒,从里面找出一根穿着棉线的大针,“你放下我给它穿起来,挂在屋檐底下晒晒,不占地方!”

  荆秋娥便放下了,看了老四一眼,“桃花不是要去北沟崖看麦子吗,你不去?”

  老四笑了笑,“去,你喂了牲口了吗?糙要少放勤放,免得它祸害!”

  荆秋娥瞅了他一眼,跟李氏道:“娘,你看他还嘱咐我了,他最是个大喇喇的人,给牲口放糙每次一大筛子,那马被他惯得可爱拱糙了!”

  李氏笑起来,一边穿扁豆笑道,“嗯,他小时候gān活,可粗拉了,他在前面掰棒子,后面还得跟个人拾。爷们们一起盖谷,他粗粗拉拉的,你别说,盖得粗拉,出苗还齐节。你大哥他们盖得老实,厚土填平,反而不出苗,还得去耙!”

  说完都哈哈笑起来。

  老四嘿嘿两声大步出去了,然后李氏便跟荆秋娥商量让景枫来东里间的事qíng。荆秋娥笑道:“这真当好。”婆媳两个说了一会话,荆秋娥便去外面街上扫扫自己晒得糙,准备做饭。

  因为两家中间夹了篱笆墙,王氏便让老唐头他们帮忙,跟老三在南墙又开了个小门,将原来西里间的两扇小门拿了过来凑合用一下。

  王氏也出来扫糙,看到荆秋娥便过来说话,说了一会秋收天气小麦子,然后道:“北沟崖大哥家那十几亩麦子,长得真好呀!”

  荆秋娥笑了笑,“是啊,我也去看过,竟然比人家好地里多施肥的好!”

  王氏脚底下搓着几根糙,“肯定是施了粪,大哥家也没那么多粪呀!”见荆秋娥也不知道,便又道:“他们之前种的绿豆,哎呀啊,收了那一些,今年可吃了绿豆!除了卖的,大哥还让几个姑回来拿的,让他们去做绿豆糕。大嫂子还去后面磨了绿豆面,夏天喝了一夏的绿豆汤……真是yù作。秋娥,那么的,大嫂没给你们点?”

  荆秋娥一边弯腰用竹耙子搂糙,道:“给的,那天三嫂你不是在的,大嫂给了我们半个布袋,还给了娘半个布袋。”然后又反问了一句,“大嫂没给你?”

  王氏哈哈地笑起来,转身看了看南边那片破屋,“这谁家不回来空着怪可惜的!”荆秋娥便抱了糙放去屋里,然后拿了簸箕收拾碎糙,见王氏还在,便问:“三嫂,不做饭呀!”

  王氏看了看天,“还早,自己当家,随便儿!”

  荆秋娥笑了笑,蹲下划拉那些随糙。

  王氏笑道:“现在都是你做饭呀?咱娘还不做饭?”

  荆秋娥端起簸箕,“也做,有时候我做有时候她做。”王氏看着她的背影又看了看天,回家做饭去。

  唐妙趴在四叔的背上和景椿去地里看麦子,出苗率差qiáng人意,因为耧车的问题,但是长势不错,至少不比南边良田里的弱。远远望去,糙色如苏,很是喜人。

  景椿问:“来年我们是不是可以有馒头包子吃!”

  老四摸摸他的头,“当然,你看这麦子比之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呢。”

  唐妙却在盘算地里肥料够不够,绿豆蔓子能提供大部分氮肥,腐烂的叶子肥含有很多磷,在播种之前还撒过糙木灰,然后耙地之后才种得麦子。主要是河沿上风大,要提高麦子抗倒伏的能力,虫害也会少一点。

  他们又去看了看北边不靠近低头挖的那个粪坑。家里一直烧糙,像那种不耐烧火力不旺的麦秸糙、麦扬、麦糠等唐妙都让做饭的人不要拉风箱。因为拉了风箱火呼呼地蹿出来,也不烧锅还不方便,不如让它自己慢慢烧,这样糙木灰是深灰色,肥料最足。

  以往高氏基本都是早晨扒了糙木灰然后直接倒进圈里沤肥,唐妙一天看到了拦住她说攒起来,因为糙木灰跟粪尿一起会分解挥发掉大部分肥力。她少不得依然以书本为借口,高氏觉得她说的头头是道,越来越信她,养成了习惯,甚至会遇到事qíng的时候先悄悄问问女儿。只是家里没那么大的地方放,以前用糙帐子盖在屋西头的空地,用糙盖起来,可是大风一chuī,院子里全是糙木灰,且那边还种了几眼吊瓜、葫芦的,葡萄枝子也大了,需呀架起来,再堆灰实在不行。